以前她和楼上的孟箬游彻,就是碰到了会笑着问候几句的那种普通邻里关系,现在呢她要主动和楼上的小夫妻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
“楼上的夫妻都能干,年纪轻轻的,一个就成了食品厂的班组长,一个还是电器厂的厂长,以后说不定有大出息呢。”
“就冲这点都要好好跟他们搞好关系。”周巧梅说。
于是,下午,周巧梅就拿着自己炒的西瓜子敲响了孟箬家的门。
那时,孟箬的鸭货也差不多卤好了。
孟箬在厨房搅弄了一下锅里的鸭货,拿起一个鸭掌尝起来。
鸭掌软烂适中,带着点嚼劲,吃起来又麻又辣,啃完一个还想再啃一个,简直有点上瘾。
孟箬啃完一个鸭掌,擦擦嘴,狂咽了几口口水,克制住再啃一个的冲动。倒不是她舍不得吃,主要这东西也不顶饱,她啃了两个又想啃三个,一会儿就把这一锅鸭货啃得差不多了。
这时,屋外响起了敲门声。
孟箬停下手上的动作,盖上锅盖,纳闷这个时间点谁会来找她?
打开门一看,竟是楼下的周二姐。
不等孟箬说话,周巧梅就直说了她的来意。
“家里种的西瓜籽,拿来点给你尝尝。”周巧梅提了提手上的西瓜子,笑着说。
孟箬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东西。
这种西瓜籽跟平时吃的那种红瓤西瓜不一样,它是白瓤籽瓜里面的籽。丰收的籽瓜一般都只留瓜籽,籽瓜的白瓜瓤没什么甜味,大部分人也不会吃。
如果家里有养鸡养猪的,大家都会把剩余的白瓜瓤丢给鸡或猪吃。
她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她妈妈很喜欢嗑这个炒西瓜子。
以前外婆在的时候,外婆每年都会种籽瓜,将瓜籽从白瓜瓤中一粒一粒抠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再用蛇皮袋装好留着,等妈妈一回老家,就让她带回城里。
后来外婆去世了,妈妈每年还是会想这个西瓜子的味道,于是就花钱从老家那买,让老家的人邮寄过来。
西瓜籽的炒制方法也再简单不过,西瓜籽干锅小火炒熟,炒熟后再加盐,继续小火将盐炒化,那股咸香味一下就出来了。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全程都要小火,不然很容易就炒焦了。
她和妈妈最喜欢边看电视边嗑这个西瓜子,这西瓜子的瓜子肉虽然不多,但贼香,而且越嗑越香,她经常是一嗑嗑几个小时,然后嗑到嘴唇冒泡。
孟箬连忙侧身让周巧梅进屋,并给她倒了一杯茶。
闲聊几句孟箬才知道,这回周巧梅拿着瓜子上门,并不是有事求她,就是单纯想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
周巧梅主动释放善意,孟箬当然也乐于接受。
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嘛,更何况是周巧梅这种消息灵通的人。
她也是搬来这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周巧梅和住孟家对门的周大姐竟是亲姐妹,难怪新婚夜那晚她瞧着周巧梅觉得眼熟呢。
周巧梅和周琴娟是亲姐妹,因此她俩也有个共通的点,都喜欢打听八卦。
整个丰州市大大小小的事,这俩姐妹多少都知道一二。
孟箬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说不定周巧梅会知道丰西村开发的事呢。
砍价
周巧梅将带来的西瓜子放在桌上,心思却全都被这屋子里霸道的肉香味给勾去了。
她在自己家闻到这个香味就觉得已经够香了,没想到孟箬一开门,这香味更浓更霸道,简直是直接往你鼻子里钻,勾得周巧梅的唾液腺疯狂往外分泌口水。
周巧梅连咽了几口口水,实在忍不住问道:“妹子,你家这是做啥呢,这么香?”
孟箬笑着说:“随便卤了点鸭货。”
“周姐,我给你拿点你回家尝尝。”说着,孟箬便站起身往厨房走去。
其实周巧梅不问,她也打算分她一点鸭货尝尝的,主要这卤汁的味道太香了,整个屋子都是,人只要一进来就能闻到卤味的香。
再者,周巧梅专门拿着炒瓜子上门,想交她这个朋友,她总不好让人家拿着东西来空手回去吧。
一听孟箬要分她一点卤鸭货,周巧梅边咽口水边客气:“妹子,不用不用,不用这么客气,我就随口问问。”
可她内心想的却是,给我点卤味尝尝吧,哪怕就给一个也行啊。
孟箬也很大方地给她弄了一盘子的鸭货,周巧梅粗粗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个鸭掌和三四个鸭翅。
这年头邻里之间分享吃食都是直接用自家的碗啊盘啊装着,下回洗干净再还回来就行,这样一来一往的也更快增进感情。
“哟,妹子,你真太客气了,怎么还弄这么多,给两个尝尝就行了。”周巧梅盯着盘子里的鸭货,狂咽口水,客气地说。
方才她只是闻着味儿,就特别想吃,现在看到卤鸭货的样子,就更想吃了。
这鸭掌鸭翅呈棕褐色,肯定很入味,鸭货表面还泛着一层晶莹的油光,光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一股又麻又辣的香味,周巧梅感觉自己的唾液腺又开始分泌口水了。
孟箬将盘子递到周巧梅面前:“周姐你尝尝。”
周巧梅咽了咽口水,强制自己将视线从鸭货上移开。
“妹子,不怕你笑话,我男人刚刚在家也闻到你这卤味的香气了,我还是等会儿拿回去和他一起吃吧,不然我怕我在这一吃就停不下来,给全吃咯。”周巧梅有些不好意思道。
“好,”孟箬被她的话给逗笑了,“那我先倒回锅里,锅里有热卤汁,凉的没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