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被流放后和爹穿九零了笔趣阁 > 第140章 2002(第1页)

第140章 2002(第1页)

“小秋,你快点,今天早自习是班主任看,不能迟到。”

“来了,来了,赵然你别催,我出来了。”时秋水嘴里叼着半拉油饼,一边把乱糟糟的?书包拉链拉上,一边匆匆忙忙的?往外走。

出了家门,她?抬手看了眼表,懊恼的?说:“哎呀,都快七点了,走,赵然,我们赶紧走!”

她?拽着赵然胳膊,风风火火的?冲下楼,推上楼门口停着的?自行车,一阵风一样带着赵然就蹿了出去。

她?和赵然的?身影渐渐的?远了,但专属于?小女孩嗓音的?抱怨倒是被风吹进了下楼来送孩子出门的?时岳的?耳朵里。

时岳无奈的?摇头笑?笑?:“这孩子,都快成年了,性格还跟小孩一样。”

是的?,时光如梭,一眨眼,时间已?经来到了二零零二年。

时秋水从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小豆丁变成了一个马上就要高?中毕业,走上高?考考场的?大孩子。

其实时岳有的?时候也会恍惚,他总感觉自己刚和时秋水从大虞朝穿到九十年代啊,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进入到千禧年新?世纪了呢?

不过要是说起来,这十多年来,时岳跟时秋水,还有平安胡同?二十八号院的?大家身上都发生了不少的?事儿。

各家各户都发生了不少的?事儿。

首先就是时岳家,这么多年过去,时秋水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高?中生,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事儿,这倒是不用说了。不过重?点得提一嘴,时秋水现在已?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了。

当初一年级加入到市青少年田径队的?时秋水还担心过,自己会不会因为吃不了训练的?苦而被田径队刷下来,但真正加入到田径队以后,不论是春夏秋冬,也不管外面?是风吹日晒,队里的?训练,时秋水一天也没有落下过。@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么多年的?刻苦训练,不仅让时秋水拿回了一张二级运动员的?证书,还拿回了时家一整面?墙的?奖状。

不过,时秋水的?奖状也就拿到高?二上学期,自打进入了高?二下学期,她?就没再参加过这方面?的?比赛了,毕竟她?没有在体育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规划。

时秋水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很清晰的?,她?想要当一名警察,这是她?从小就立下的?目标,今年高?考她?都决定好了,要报考公安大学的?。

说完了时秋水,再说时岳,和一天一个样的?小孩相比,十多年的?时间好像没在时岳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他虽然是马上就四十岁的?人,但看起来还跟不到三?十岁一样。

赵晖和杨志强羡慕不已?。

明明年龄都差不多,但他们怎么就看着要比时岳大十好几?啊!

虽然长相没什?么变化,但时岳这些年,职位倒是升了不少,他在保卫科当了两年副科长,后来正科长赵晖升了上去,他紧跟着也涨了一级,当了两年的?正科,后面?厂里改革,请下去一批老?干部,时岳运气好,又被提到了后勤的?副部长,虽然是个副的?,但时岳干的?倒是挺欢喜的?,副的?好啊,不用担事儿,正适合他这样不爱管事的?。

升职到副部长,再加上工龄长了,时岳的?工资也涨了不少,不过时岳倒不是很在乎这一点,因为他不靠工资吃饭。

他啊,靠房租吃饭。

是的?,房租。

要说吧,时岳还真是有点运气。

他不是喜欢在潘家园淘换东西赚外快嘛,后来赚了不少钱,他也不知道往哪花,就寻思买房吧。

那会儿房价虽然是天天都往上涨,但说实话吧,涨的?也不算很多,虽说房子买来可以往外租,但是那会儿银行的?存款率多高?啊,把房子租给?别人,又劳心又费力还没有把钱放在银行里赚的?多呢。但时岳那会儿心里就莫名的?觉得,房价会一直涨,现在把钱拿去买房子要比把钱存在银行里赚的?还多,所以每次赚了钱,就找地方寻摸房子。

就这么着,他断断续续的?买了十来套房子。

后来几?年,这些房子陆陆续续的?拆迁了,时岳始终是觉得房子还会涨价,所以签拆迁协议的?时候,一点补偿款没要,全换成房子了,现在他跟时秋水的?名下光是住房就有二十来套,他自己管都管不过来,最后图省事全交给?中介出租去了。

对,说到拆迁,就不得不提一嘴,时岳家的?老?房子,也就是平安胡同?二十八号院的?房子,也拆迁了。

这套房子拆的?还挺晚的?,九八年才?传出拆迁的?消息,九九年正式签的?拆迁合同?,去年才?住进了拆迁补偿的?新?房里,也就是时秋水现在住的?这套房子。

其实时岳家那么多套房子,住在哪都一样,为什么非得搬进这套房子里呢?

那当然是不愿意跟老?邻居们分开了。

过去十来年都住在一块,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没觉得大家感情?有多深,但一说拆迁要分开了,大家都不适应。时岳就先不说了,时秋水是最难以接受的那个。

每天不跟赵然一块出门上学,她?连上学都觉得不得劲了。

院里的大家伙也都是这种心理,就连高?翠芬也一样,等拆迁补偿的?房子下来的?时候,她?是跟张老?头住在张鹏的?房子里的?,张鹏新?买的?房子,又宽敞又舒服,但高翠芬就是住的不得劲,她?琢磨了好几?天,才?意识到,她?是因为好几?天没被李秀英怼所以觉得不得劲。

所以这拆迁补偿的?房子一下来,大家立马的?就搬了进来,虽然新?房子一家一户,跟以前都住在一个大院不一样,但起码都是在一栋楼里面?,想见面?了,推个门还能见到。

说完了房子,还不得不提一提大家伙的?事业。

当然,这个事业不是说年轻人们的?,院里这些年轻人的事业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有升职的?,有长级别的?,但归根结底都还是在原来的单位干着,稍微特殊一点的?,也就是干个体户的?杨志强了,不过他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也就是多开了几?家分店。

但院里的?大妈们可就不一样了。

院里的?大妈们用事实证明了一句话,那就是——五十多岁正是拼搏的?年纪。

不是开玩笑?,院里的?大妈们真的?都在五十多岁打拼出了一片天下,创造了西单有名的?大妈地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