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色的眸子变得暗淡无光:「我完蛋了。idone」
我们随后把实验室翻了个底朝天,但依旧无济于事。
戴教授最终将事故如实上报,并提交了全部的数据资料。
「由于这次逃逸的是正常的大白鼠,而非实验失败的小白鼠,所以教授才会给出『三级』的风险评估。」
「我发誓,在这个过程里不存在任何的蓄意瞒报。」
「原来是这样……」
汪教授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
「小何姐,」孙宁凑上来,「你知道为什么二期实验会失败吗?」
我摇头。
这件事发生之后项目就关停了,失败的原因也一并尘封。
「因为温度。」
「h病毒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大鼠的体温大约在39°c左右,而小鼠则是在37°c~39°c的范围内浮动。」
「一期实验里,实验体的高温限制了病毒的活性,所以才没有呈现出异常。小何姐,那只逃跑的大白鼠应该就是无症状携带者。」
3
这么说来,人体的温度岂不是病毒最惬意的繁殖区间了?
想到这,我索性将心里的疑问一股脑问出来。
「汪叔叔,h病毒到底是怎么传播的?我觉得它和实验室的初代版本相比有很多不同。」
「你的感觉是对的。」
他点点头,「从泄露到感染第一个人类,h病毒发生了诸多变化。」
「小杭,你对这个病毒有什么看法?」
我想了想:「在很早之前,我认为可能存在『先天免疫』,即所有活下来的幸存者都天生拥有抗体。但这个结论后来被推翻了。」
因为越到后面,这个猜想越站不住脚。
「七天爆发」「地域限制」「独居者拥有更高生存率」……
随着新的线索不断出现,「先天免疫」这个说法显然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
「你们应该是发现病毒不具有传染性才这么推测的吧。算是猜对了一半。」
他示意孙宁搬来白板,「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感染大致分成两个时期。」
他分别在白板左右写下「传染期」和「发病期」。
「其实病毒的传播方式非常传统,就是体液传播。」
「它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之后,会快速向皮脂腺、唾液腺、泪腺等器官扩散。导致宿主产生的所有体液均携带大量病毒。」
「同时,它还会延缓伤口愈合的速度,使感染效率进一步提高。」
我点点头。
「先天免疫」果然还是有问题的。
正是因为存在互相感染,才会区分出独居和群居两种不同的感染概率。
毕竟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一倍的感染风险。
合住的人越多,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
所以那些在爆发当天逃出家门的居民——他们大概率也感染了病毒,只是发作得比较晚,才会被先一步变成丧尸的家人吃掉。
「当然,只有这一条根本算不了什么。」
汪教授随后在白板的中央划下一条分割线。
「这个病毒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的感染期和发病期在时间上完全不重合!」
「换句话说,只要你还在源源不断地感染健康的人体,你自身就不会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