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珺暗忖,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到十三岁,正是淘气的时候,不应该有很多玩伴麽?
「说他是顾氏本家的孩子,就养在祖宅里,平时不出去,自有丫鬟嬷嬷伺候。」
戴珺眼波微微一动,他倒没怎麽听说过圈在祖屋里养大的少爷。
「与同龄的孩子也不玩在一起?」
阳朔开口,这位跟他家公子有些交情,这些话说出来带了点踌躇:「可能是不敢,据说……三公子脾气不好,他们管他叫『顾小鬼』,难缠,不敢招惹。说上到旁支的长辈,下到同龄的孩子,他都一样对待起来没大没小,无长无幼。甚至说他……狠毒,还有人私下管他叫顾罗刹。」
「为何?」一个本家的孩子,再怎麽调皮招人烦,也不至於有个恶鬼的诨号。
顾衍誉在陵阳表现得不大成器,但真要说特别招人厌,也不至於,相反,有他在的场合总是热热闹闹,他也总是笑脸迎人,除非真有不长眼的惹上他,顾衍誉揍人的时候才会露出混球相来,那倒也不凶,只是透着一种纨絝应有的倨傲与得意。
「说是……他教唆人烧死过自己的表兄。」
戴珺眸光一顿,阳朔同他说了一桩旧案。不过这消息来得太捕风捉影,阳朔自己都不大信,有意先说别的,戴珺却是想要探个究竟,要先把这一段听明白。
阳朔说这消息来源是一个酒馆的夥计。说顾氏宗族在此势力庞大,但也不是只要姓顾就在权力中心。这一代的权力核心显然就是顾禹柏,他是顾家家主,又官至太尉,所有姓顾的靠他荫蔽,希望家里孩子得他赏识。捎带提了一嘴,顾夫人也是顾姓人,叫顾怀璧,跟顾禹柏是。不过顾姓人来此定居已经很久,他们也不算有多亲近的血缘关系。
其中有一支算是顾怀璧的母舅家,在族中很有些地位,出了个孩子叫顾哲源,比顾衍誉大个三四岁。那顾哲源很小的时候就特别有才情,十里八乡都知道他是个才子,长大後倒日渐普遍,性情也乖张起来,变作个混球。传说中这顾哲源就是被顾衍誉找人一把火烧死了。
戴珺屏息听到现在,没料到这位只是交待了个背景,关键之处一笔带过,他深吸了一口气,微微蹙眉:「细说这件事。」
阳朔咽了下口水。实在不是他不想说,只是这事若是真的,发生时顾衍誉才十多岁,跟这桩异闻联系在一起,叫他一个武人都要背後冒冷汗,觉得妖异得很。但戴珺感兴趣,他也只好原原本本转述。
顾哲源小时候估计很讨顾太尉喜欢,读书也不错,当时很被看好,族人也都觉得他将来前途无量。这顾哲源被夸着捧着长大了,却越发泯然众人。显然泯然众人是个不太好的体验,容易让人心理失衡,他少年时读书的那点聪明劲儿好像也消失了,屡试不第。曾看重他的顾禹柏也没从陵阳给他带去好消息,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的。顾哲源心中不忿,只觉得或许信都没有送到,带话的人都嫉妒他曾被顾禹柏看好,於是见天闹着去陵阳找这位,要给自己谋个前程。
「然後他收拾了行李,还没走出乡里,就被顾三公子让人绑了回来,扔到了他家堂屋里,要他父母好生管教,还请了族中长辈见证。」阳朔学着传话人的样子,学了些可能是顾衍誉说过的话:「我倒不懂你去陵阳准备干些什麽?书读不明白,我爹还能给你当教书先生不成?顾家本家的人,对宗族有荫蔽之责,但没听过还有哄孩子的本分。我是家主嫡子,你若缺钱用,只管来找我,我保你饿不死。要走後门,谋个一官半职的,想为难谁?你又不是怀才不遇,就缺个慧眼识珠的引荐人,我把你扒光了洗乾净了,都看不见二两才,你连哭带喊走出乐临是去现谁的眼?」
她说得没错,道理是这麽个道理,但宗族里这些事几乎是不成文的规则,没她这麽把一切掀开,还把话说得那麽难听的。被请来见证的长辈们面上也不好看,就有倚老卖老的问她,你爹若在,你也这麽说话麽?说当时顾衍誉看着那人就笑了:「叔公真是老糊涂了,说的话我都听不明白。我爹不在,我是此地顾氏本家唯一的血脉,我说了算。我爹若在,你以为一笔还能写出两个顾麽?」
然後那现眼表兄的家里再没让他去陵阳找顾太尉,顾哲源的长辈还因为被顾衍誉这番话呲了,面上过不去,狠狠打了顾哲源一顿。
戴珺面沉如水,问:「那时燕安多大?」
「不过十一二岁。」阳朔觉得公子终於抓住了跟自己有共鸣的关键点,话没错不假,甚至听起来还很明理,但那时顾衍誉还太小了,由一个孩童说出这些话,就是怎麽听怎麽让人心里发毛,像被什麽大妖怪附了身。
「谁教他说这些的麽?」
「可他明明白白,只有些丫鬟婆子跟着伺候,乐临的人还说顾太尉十年里都没见过他几回,也甚少有家信。不过,他倒是有个教书先生……」
戴珺截住他话头:「不慌,顾哲源这件事,接着说下去。」
第19章真真假假,浑然一体
阳朔便接着说,顾哲源打那之後在家族的阻拦下就没有离开过乐临,但他或许自觉官途已断,越发消沉,索性自暴自弃,不当个人了。
戴珺听到此处,插了一句:「一个人不肯做人,可怨不了别人。」
阳朔心说我也是转述,他见戴珺示意他继续,也就顺着往下说。<="<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