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摇晃了下手中的荷包,里面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菀絮接过绣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她还想着给肚中孩子做虎头帽虎头鞋,那些可都要用到绣线。
屋外,贺母做好了饭。
她吆喝一声,不用苏意安她们出去,两个小的便争先跑去了灶房。
今个吃的是面条,但煮面条的汤却是骨头汤。
所以闻起来格外的香。
“娘,这骨头哪来的。”苏意安记得家中可没这东西。
贺母把骨汤盛出来,盖上盖子这才回话:“今个去请王郎中路上碰上了杨家小子,他听说二郎醒了,便带了骨头过来。”
贺母一开始没打算收,可杨家大郎非要塞给她,还说若不收便是没原谅他那日没能护住贺允淮。
贺允淮同他在一处做工,这事村里人都晓得。
贺母有些为难,贺允淮被打那事至今她都不知道原由,那时杨家大郎也不让他们问,如今二郎醒了谁也不提。
既然都瞒着,贺母便充作不晓得这事。
今日也是见贺允淮点了头,贺母这才收下这骨头。
苏意安算是听明白了,贺允淮被打这事定有内情,只是贺允淮不愿说罢了。
“原是这样。”苏意安喃喃道,虽她也好奇但现在贺允淮不愿说她也不能逼迫他。
晌午一人一碗热气腾腾的骨汤面,不仅暖了身子也去了一身寒气。
贺凝文吃了两小碗才吃饱,心里盘算着自己今日又省了十文钱。
在镇上时她就瞧见了,那卖面条的摊位,一碗素面就要五文钱。
她这可是骨汤面,比那个更香,自然也要比那个更贵。
饭后,菀絮将贺母叫进了屋,把那二十文钱拿了出来。
虽是她挣得,但家中如今缺钱,能添一文是一文。
贺母见状便要抹泪,急的菀絮不知如何是好。
“娘。”菀絮小声唤道。
贺母用衣袖抹了把眼角的泪,连忙道:“娘没事,娘就是觉得太委屈你们了。”
若当时家中出事后她没有一味听信旁人的话,把家产都赔了进去,哪里至于过现在的日子。
“娘那还有,你挣得你自己攒着。”贺母把钱推了回去,“如今二郎身子见好,没准过些日子大郎也能下地了,你们自己的钱自己攒着。”
菀絮听了这话心头一暖,才将听话的把铜板收起来。
可不是嘛,日子有盼头才过的下去。
第二日,苏意安便开始收拾她买回来的猪肉。
这次还是做成香肠,不过因为想拿去卖所以比上次多分了几节。
二斤猪肉还是少,就算多分了几节还是不够看。
苏意安心生不安,总觉得这买卖可能没有那么好干。
不算柴火和调料,单这猪肉就七十文,还有肠衣呢,就算肠衣便宜那也是费了工夫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