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奶奶想想也是,便也不强求,只叫林景扬又给两人道谢,林景扬乖巧地给两位姐姐鞠了一躬。
离别之际,林筠初摸摸林景扬的头,想到这里毕竟只是林景扬的外家,林景扬不一定能常来,以後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心中酝酿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
「这一个月下来,你应当也了解到底层百姓过得如何,但这只是沅国千百个村落之一,榕树村听说算得上是富裕的,可见还有更穷苦的人。
你曾说你崇拜我,我便跟你说一些真心话,你当初跟我去榕树村时,同你父母说是去长见识的,那我希望你回去能够给你的老师和父母交出一份令他们满意的答卷,直至将来,不管是做官,还是做别的什麽,都能多多站在百姓的立场,为他们造福,也为自己积福,当你感觉迷茫的时候,不防想一想,你曾在榕树村立下怎样的伟大志向。」
林筠初顿了顿,又继续道:「我也跟你承诺,我会像你说的侠士那样,只要遇见不平事,只要我有能力去帮助他们,我就绝不会袖手旁观,不会辜负你对我的喜欢。你能做到吗?」
「能!我一定能做到的。」林景扬一脸坚定。
「那就好,小金羊,後会有期。」林筠初笑着叫出了林景扬的小名。
「後会有期,有空我一定还会再来找你们的。」林景扬朝林筠初和叶新夏挥挥手,眼里满是不舍。
老太太看着两人消失在路口的身影,拍拍自家小外孙的肩膀:「回去吧,舍不得的话,回去好好跟着先生和祖父他们学习,好好做功课,学好了,请个假再来就是了。」
林筠初最後的一席话,老太太也听了进去,心里感动,林景扬与他们相识一场,不亏。
听到「功课」两个字,林景扬就觉得头大,心中的不舍都被打击得消散了不少。
这一个月光顾着玩了,功课半点没复习,回去的路上又得临时抱佛脚了,祖父和父亲放在书房里的戒尺可不是摆着好看的。
哎,想想就累啊。
老太太瞅着他皱起来的苦瓜脸,乐了:「小金羊这是怎麽了?怎麽转眼就成了小苦瓜啦?」
「没事,麻烦外祖母帮忙备一些笔墨纸砚放在我回去的马车上,我得赶一下功课,要不然祖父和父亲非得训死我不可。」
「好好好,祖母这就叫人去备着,可不能叫咱小金羊不能过个好年。」
……
第59章买新衣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大年三十了,天气逐渐冷了下来,街上购置年货或者为寒冬添置新衣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林筠初只有几身夏裳,得亏是自身体质还可以,要不然还真受不了今日连续下降的气温。
「去买些布料和棉絮吧,我给你缝几身冬衣,等过了年还会更冷。」叶新夏拉着林筠初进了布庄。
「好。」
大约是临近新年,大家都有了空闲可以缝制新衣,布庄为此进了不少的新料子和新花样,鲜亮的布匹整整齐齐码在货架上,光看着就令人觉得赏心悦目。
叶新夏摸摸一匹深蓝色的印花面料,柔顺的手感让她有点舍不得撒手,心想林筠初穿这个料子做的衣裳肯定好看。
林筠初注意到了她的动作,以为是她喜欢,於是开口道:「喜欢的话就买下来吧。」
「你喜欢这个颜色吗?」叶新夏问她。
「还成,耐脏。」
叶新夏:「……」
过年穿着串门的新衣要个鬼的耐脏!
不过吐槽归吐槽,叶新夏还是叫来了夥计裁布,又去挑了一些别的样式的料子。
林筠初应完叶新夏的话,目光一转,被一匹藕色的料子吸引目光,趁着叶新夏没空理她,招手叫来另一个夥计。
「这个料子,可有成衣?」
「有的有的,就在里面,客官随小的来。」夥计殷勤地招呼着林筠初。
这小镇上,普通百姓大多自己裁衣,大户人家呢,有自己的绣娘量身定做,只有少数人会购买成衣。
成衣每成交一笔,提成比外头卖出一匹料子的提成还高,夥计可不就得好生伺候着。
夥计引着林筠初到了里间,走到一个一架子前:「客官请看,这些都是用刚刚您看中的那匹料子的同一批布料做的,您看喜欢什麽款式的,需要什麽尺寸的,小的给您取下来。」
林筠初不太懂得这衣服的款式,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问:「刚刚跟我进来的那个黄衣女孩记得吗?」
「记得的,客官是要给她买的麽?」
作为夥计,强大的记忆力是必备的,哪个人进了店,长什麽样丶穿什麽衣服丶大概经济条件如何都是他们推荐东西的重要依据,哪能不记得呢。
林筠初点头:「我觉得这个颜色适合她,但是我不太懂哪个款式更好一些。」
「跟您来的小姑娘身材纤细些,应当穿小码,至於这个款式,若是过年走亲戚什麽的,就选这一套,端庄大方,领子特意加高了一些,领口袖口都加了棉绒,这个衣袖特意做大了一些,里面缝有暗袋,只要不是太大的东西都可放,就像大年初一时袖里放些糖果给路过讨糖吃的小孩,就不用单独拎着冻手了,而且出门在外各家走,厚点,扛得住风雪。」
夥计从一架上取了一套看起来厚一些的给林筠初看,又转身去找下一套:「若是平常穿的,就在家里做些轻巧的活儿,您看这一套,不花哨不厚重,窄袖不碍事儿,就是比刚刚那套薄些,不过一般在家里的话,屋里暖和也就不必穿太厚。这一套比那套便宜些,二两三钱银子,那套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