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看,发现竟然有人卖羊肉,赶紧买了三斤羊腿放到背篓里,马上入秋,吃点羊肉滋补一下也好。她又买了三条咸鱼,两毛五一斤,花了她两块钱,够吃好几顿了。
在黑市转了一圈,实在没什么好买的,江秋月才去百货市场买自行车。
刚进百货市场,江秋月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高兴地挥手,“娟娟姐!”
给白秀秀出主意
“好巧啊,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江秋月拉住高娟娟的手,“我还给你写信了呢,不过你应该还没收到。”
高娟娟也很高兴,“是没收到,我今天跟着部队的车来海城,你呢,来买东西吗?”
她看到了江秋月的背篓,上面盖着报纸,但能闻到咸鱼的味道。
江秋月说是,“我得了一张自行车票,现在想去看看自行车。”
得知高娟娟这会是自己一个人,江秋月问要不要一起逛逛。
“好啊。我陪你去买自行车,你是不知道,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一个个都是鼻孔看人,我来过几次,他们看到我可能会好点。”高娟娟买过自行车,也买过其他东西,她的条件不错,有些售货员已经认识她。
果然,到了卖自行车的地方,那个售货员一眼认出高娟娟,亲切地喊了娟姐,得知高娟娟是陪人来买自行车,售货员立马热情介绍,“大妹子你看这里,有凤凰牌、飞鸽牌,还有永久牌的自行车。你让我看看你的自行车票,大部分的票只能买一个牌子。”
看江秋月的自行车票是全国通票,售货员看江秋月的眼神立马不一样了,她知道高娟娟是军医,但高娟娟都拿不到全国通票,可见眼前这个大妹子的身份更不一般。
在售货员心里,已经把江秋月当成贵客看待,想着要好好对待,说不定以后能处好关系。
江秋月不知道售货员想了那么多,她挑了凤凰牌的自行车,花了280块钱。
自行车到手的这一刻,江秋月迫不及待地上去试了试,有车的感觉可真好!
她又陪高娟娟去买了一些布料,两人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这时高娟娟才说到江秋月给的自行车票很难得。
高娟娟以为是江秋月男人给的,夸道,“你男人有点本事,能弄到全国都能用的自行车票,这可不容易弄。”
“有啥区别吗?”江秋月没解释是余首长给的。
高娟娟道,“你看啊,咱们粮票也分当地的和全国通用,全国的更难得。自行车票也是一个道理,一般人都是普通的自行车票,你那张票拿去和人换,比普通的能更值二十块钱。”
江秋月直呼亏了,“我不知道有这种门道,知道的话,我就和人换一下。”
“哈哈,也没事,因为要全国自行车票的人也很少,你也很难换到。”高娟娟问了江秋月住哪里,惊喜道,“过两天我要去你们那里出差,正好我去看看你。北北和南南怎么样,上次分开后,我一直很想他们?”
“他们好着呢,交了新的朋友,有时候也会问娟娟阿姨呢,两小孩还记着你给的糖。”江秋月邀请高娟娟上门吃饭,“我们那食堂做菜很一般,你一定要去我家吃饭,我给你做拿手菜!”
她盛情邀请,高娟娟也乐于答应,约好时间后,高娟娟还要搭部队的车回去,得先走了。
等高娟娟回到部队,得知她妈妈又去住院了,赶紧跑到医院。
这几天,她爸妈身体都不算好,两个人有心病,每天长吁短叹,开心不起来,也就没那么注意身体。
“娟娟啊,你说妈是不是等不到咱家团圆的那天了?”孙凤英看女儿来了,又开始叹气。
“不会的妈,你才五十四岁,多年轻啊。只要你好好保养身体,肯定能等到那一天。”
高娟娟给她妈剥橘子,“医生说了,你是因为不好好吃饭,导致营养不良而晕倒。爸在部队里,你一个人更要照顾好自己才是。”
“是我不好,让你们操心了。”孙凤英替女儿理了理鬓角,她退休后在家里的日子太无聊了,人闲下来,就容易多想。有时候外孙们过来,她还好一点,有事情打发时间。
高娟娟能理解她爸妈的心病,安抚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只要照顾好自己,总有机会见到弟弟。”
“妈,你就放心吧,我和爸一直都在找呢,不会放弃的。”
孙凤英点了点头,她确实得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这么走了,多遗憾啊。
她配合地吃了饭,答应女儿以后一定按时吃一日三餐。
另一边,江秋月刚下客车,售票员帮她一起把车顶的自行车拿下来。
“谢谢啊。”和售票员道了谢,把背篓绑在后座上,江秋月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往家去。
“诶,你们看,那不是林副团长的爱人吗?”凉亭里有人看到江秋月,立马拉了拉身边的人。
韦梅花顺着方向看过去,“还真是江秋月,淑芬你快看,江秋月骑着自行车呢!”
赵淑芬在家里憋死了,还是忍不住出来透透气,看到江秋月骑着自行车,还是新的,撇嘴道,“得瑟啥啊,不就是一辆自行车吗?”
“也是,家属院里好多人都有。”韦梅花接了一句,没头脑地脱口而出,“淑芬,你家怎么不买?”
赵淑芬:……她得有票有钱才能买啊!
以白勇的工资肯定买得起自行车,但还得有票。而且白勇每个月得给老家打钱,赵淑芬自己时不时接济一下娘家。
前几年为了给她侄儿买工作,她贴补了娘家不少钱。现在别说自行车,就是存款,赵淑芬手里都没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