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汴京小厨娘(美食)全文阅读 > 第91章(第1页)

第91章(第1页)

沈渺卤猪头肉定价是三十五文一斤,卤蛋三文一个,卤猪蹄便更贵一些,四十五文一斤。这价码与外头的爊肉相比差不多,微微贵上几文钱,但不离谱,因此被香味勾进来的食客们,你称一斤我买半斤,没一会儿竟将砂锅里的卤肉都买了个精光,只剩小小几块带皮的五花肉,已经卤得那层肥肉如豆腐般软绵了,沈渺干脆捞出来,决定午食时切片,自家吃面时加点儿肉。

之后果真空闲了下来,沈渺干脆数了半贯钱来,派遣济哥儿领着有余一起再去郑屠户那儿多买些猪肉搬回来,她摩拳擦掌正准备再卤一锅,用来应付晚间的用餐高峰,没想到,这时铺子里竟又来人了。

今儿客流量不错么。沈渺洗了手出来,笑着问道:“两位娘子吃点什么?”

进门来的是两位年纪约莫四十余岁的妇人,两人都穿着素淡的细布长褙子,头发简单梳了个包髻,只插了个银簪子,便没什么装饰了。但沈渺看她们细腻白皙的面容和神态,便觉着她们应当是出自富贵之家的,只不过二人出来逛街市,刻意打扮得不起眼吧?

“来碗素汤饼吧。”其中一人扫过墙上食单,微微一笑。

另一人生得更高挑些,背脊笔直,已经转身去欣赏墙上那两幅的字画了,她静静看了一会儿,留意到另一边的泡面教程图,又踱步过去看了半晌,最后不知为何“噗嗤”笑出声来。

沈渺应下后便回灶房拉面去了,没听见那高挑妇人的笑。

也没听见那高挑妇人招手叫另一人上前来:“阿喜,你来看……”

喜妈妈方才也将铺子瞧了一遍,这样市井里的小店儿,能这样干净整洁的实在太少了,她踏在洒扫得干干净净的地砖上,忙上前扶住高挑娘子的手:“大娘子?”

郗氏实在忍不住了,小声与相伴了二十余年的婢女耳语:“若是范立老先生知晓他最看好的关门弟子,将挥毫泼墨的天分都用在这上头了,只怕能从棺材里气活过来吧?”

喜妈妈笑道:“这不能怪九哥儿,他虽擅画却不大爱作画,若非当年范老先生偶然得见他寥寥几笔便勾出人家苦练多年的妙笔,死活要收他这个弟子,九哥儿还不愿学呢。婢子都还记着,九哥儿那时候还小,常跟您撒娇,三句有两句都是‘阿娘我不想去范家学画了,学画实在无趣’。”

郗氏也记起来了,失笑地点着那“速食汤饼冲泡图示”里最后一幅画,上头是个捧着面碗吃面的俏皮女子,她捧着碗,脸上的笑扬起来,眉眼弯弯,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画得真是惟妙惟肖。

她微微一叹:“看来我们这番乔装打扮,简直是多此一举了。”

喜妈妈心如明镜,温柔地望着九哥儿的画,也笑道:“自打范老先生病逝,九哥儿不知多久没有拿起画笔了,还有那两幅字,不说昭然若揭,也是心之所向、意之所倾了……不过,这便是少年郎才有的心思,炽热而纯挚,爱憎也从不隐匿,便如急管繁弦,宣于言、行于止,九哥儿这年岁也是理所应当的。”

郗氏瞥她一眼:“你就向着他吧!”

“婢子瞧大娘子也不生气,”喜妈妈侧过头来,掩嘴而笑,“是大娘子向着九哥儿才是,与婢子何关?否则大娘子怎会特意让婢子寻些旧衣来,想悄悄地、不打眼地来看一眼?”

“门不当户不对,又是嫁过人的女子,我本应当为他的大胆心思恼怒的。但是……三哥儿走了,我这心啊,竟然也变了。”郗氏遥遥往远处的天望去,今儿躲了几日的日头出来了,洋洋洒洒透过树梢,落得满地碎金,浮光掠影一般在眼前摇曳,她喃喃道,“要这门第又有什么用呢?士族联姻,自持高贵宁死也不肯低就,可这天若是硬要让你低头,你便是拧断了脖子,也得低下来。”

士族式微、乃至覆灭都将是定局了,日后谢家真不知会如何……她还执着这个做什么呢?何况就连郗家,当年也曾因武官出身,在郗氏的父亲升任节度使之前,而被鄙夷为“寒门”。

这位沈娘子一番话,说得三哥儿从酒缸泥潭里爬了出来,其实也说进了郗氏的心里。

人唯此一生。

即便一生汲汲以求,欲图那名利权势,却也要看官家肯不肯予你这泼天富贵。连以百年计的士族都成了砧板上的鱼肉,还讲究什么门第?一切遵从心意便是了。如今看来,天下大义、高官厚禄、光耀门楣,皆为狗屁!他们这些还自诩高贵的“五姓七望”,也不过是先帝留给当今官家的肥羊。

今儿不高兴了宰一头,明儿高兴了也宰一头。

何况,真要娶个市井的女子或许也有好处,官家见谢家如此颓势,恐怕便不会再赶尽杀绝了。

门帘子一响,那沈娘子捧着个方形木托盘,托着只热腾腾的大碗走了出来,郗氏便也从思绪中挣脱出来,装若不经意,细细地瞧她一眼。

这沈娘子生得一张鹅蛋脸,一双温润的桃花眼,皮肤似乎生来便比旁人更白,叫这灶头的热气扑得白里透粉,唇不点而朱。

她一出来便脸上带着笑,果然如九哥儿的画上画一般,有两颗灵动又可爱的小虎牙。

因日日要做活儿,她穿得极为普通,青碧色的短褙子,下头是同色的裤裙,腰间还围了一条碎花围裙,却还是掩饰不住她秀美又纤细的身姿。

“慢用,您头一回来,我自作主张给您免费加了几片爊肉,可尝尝鲜。”碗轻轻落到了面前。

柴烧的敞口斗笠粗陶碗,清亮的汤里卧着一圈圈拉得纤细的汤饼,几片切得纤薄的爊肉整齐地排在面上,一旁还点缀几片青翠欲滴的蕹菜,汤饼的香味跟着蒸腾的热气很快弥漫进了鼻腔里。

未及品尝,香已扑鼻。

那香味是幽幽的,初闻起来并不夺人声色,但却悠长,低头尝一口,汤饼吃起来细韧,汤喝起来清鲜无比,能柔滑地润泽在喉间。

这素汤饼瞧着简单,但要做得这样好,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即便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郗氏,此时也被这碗素面打动,慢而安静地吃完了一整碗。当一碗汤饼下肚,只觉着不仅口感好,连腹中也和暖舒泰。那爊肉更是令她惊喜无比,赤褐油亮,却不腻味,夹在瘦肉中间那层脂,被卤得如琥珀一般,放入嘴中轻轻一抿,酥软得立刻要化在嘴里了一般。

郗氏眼神一亮!

这爊肉好生特别,竟从未尝过如此的爊肉,一点儿也不呛喉,吃起来咸淡得宜,甘香暗生,果然是难得的好味。

原来只知晓这沈娘子糕饼、烙饼和馒头做得极好,没想到煮的汤饼、爊的肉也更胜一筹。

实在太难得了。

郗氏不得不承认,这沈娘子手艺真是高超,而且蒸煮烤卤炒,竟样样在行、样样推陈出新。

更别提,连这铺子也打理得别出心裁。半窗的柜台、齐整的地砖、窗下的条桌、门边的青松、还有墙上的食单与图示……

方厨子与之比较,竟觉着只配与她打打下手了。

于是等沈渺走出来收碗筷时,郗氏便想起冯家大娘子前日来借厨子的事儿,心头不由一动,唤住了她道:“沈娘子留步,我有两件事,想与沈娘子商议。”

郗氏看了看天色,如今快到午时了,周遭食客行人寥落,于是又回头问道,“不知是否会打搅沈娘子做生意?若是不方便,与沈娘子另约时辰也无妨。”

沈渺疑惑地看向这高挑妇人:“这位娘子是?”

这时一直站在她身畔的矮个妇人便在此时适时出声,笑容温煦地说道:“沈娘子与我们家大娘子十分有缘,只不过先前只仰慕过沈娘子的为人、尝过沈娘子的手艺,今日才是头一回相见。不知沈娘子可还记得,当初那四百五十条蜜豆酥皮烤馒头?”

“原来是谢家大娘子!失礼了!方才竟没认出来。”

沈渺顿时肃然起敬:原来是真财神来了啊!

“不知大娘子今儿特意来,是为了哪儿两件事?”沈渺克制着自己,忍着不让自己眼冒绿光。毕竟每回这大娘子一出手,她都能挣一大笔钱,比拜什么财神什么菩萨都灵验,也不知这回是为了什么?

郗氏觉着这沈娘子这强忍激动的模样很是有趣,轻咳了一声,言归正传道:“昨日请九哥儿来沈娘子处商议作坊一事,可惜我那孩子是没个经济头脑的,竟全然忘了沈娘子交代的话,蒙头蒙脑只记得‘防火墙’几个字,说也说不清,因此今儿我便是为了此事前来。不过这事儿需占沈娘子一些时辰,三言两语也说不清,一会儿再详谈。另外还有一事……”

她顿了顿,指了指面前吃完的面碗,笑道,“原本只是为了汤饼作坊的事儿来的,但是方才尝了沈娘子的手艺,我却还有个不情之请。”

“您说。”沈渺毫不犹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