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对,南宫老师是国内基因学研究泰斗,也是中科院院士,分量足够。如果请
南宫老师署名作者之一,获奖绝对有门。”
吴刚没有与罗帆在同一个工作站学习,但是,对于大名鼎鼎的南宫英教授还是知
道的。
“那就说定了,专业上的事情你来做,后勤保障,事务性的工作我负责,我们共同
努力,到时候获奖了,班长可要请客呦。”吴刚说道。
“那没有问题,如果真的获奖了,请同学们都来东平玩几天,我们好好热闹热闹。”
仁和医科大学位于北京市中心区的王府井大街,已经有o多年的历史了,早期
·此情可待·
由美国基督教教会出资建造,后来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管理,经过一百多年的展,声望日隆,目前是国内最权威的集医疗与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医学院校之一,在
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并列,受国家健康委员会垂直领导。
南宫英教授是仁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主任,今年岁,身材高大魁伟,性格开朗,早年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来在英国牛津大学任教,改革开放不久,毅然回到国内,参加国内经济建设,四年前被评选为中科院工程
院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医学与生物学院士。
罗帆的博士导师是东海大学的墨非教授,在最后一年工作站学习阶段,墨非教授把自己的得意弟子介绍到了学术水平更高的北京仁和医学院,在老同学南宫英教授治
下学习。这样,南宫教授也就成了罗帆的老师了。
周五下午点左右,罗帆来到了仁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院。
分子生物学院,是仁和医科大学个二级学院之一,这是一所相对独立的校区,校园很大,主楼是学院教学楼,共六层,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筑,恢弘,壮丽,豪华,彰显威严与力量。教学楼前挺立着一排十几棵北欧橡树,枝繁叶茂,粗大的树干显示着建筑物的年代久远。一簇簇乔本花草绿植,梅兰竹菊,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图形,
分布在校园中,夹杂着各色小花点缀,色彩缤纷,争奇斗艳,颇有南方园林的风格。
教学楼周边,还有几座方格子形状的近代建筑物,大部分是学生宿舍和办公楼,虽然与学院主基调有些格格不入,好在这些建筑物都掩映在林木花丛之中,还算是无
伤大雅。
几只鸟儿在树木枝叶中跳来跳去,一大片被修剪的整齐划一的草地上,自动喷淋设备旋转着喷洒出一串串水珠,洒落在草叶上,晶莹剔透,引来几只斑鸠在草地上觅
食,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淡淡清香。
正是午休的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在午休,只有几个男女学生在梧桐树下,鲜花丛
中专注地读书,整个校园显得宁静、祥和,丝毫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嘈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罗帆曾经在这里学习了一年,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他沿甬道匆匆穿过学院前广场,抬头向主教学楼望去,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学习
的日日夜夜。
五月的北京,气温已经有些热了,南宫教授的办公室开着窗,透过纱窗,罗帆看到南宫英教授不在屋内,房间里只有一个女学生背对着房门,正聚精会神地埋头于电
脑前查看着什么。
·第o章南宫教授·
罗帆轻轻敲了敲门,女学生头也没抬,喊了一声“请进”。
“嗬,这丫头,人不大,派头到不小。”
罗帆略一停顿,推开厚重的木门,走了进去。
办公室很大屋内的摆设还是老样子,两张很大的办公桌,相对放置,旁边是一排
书柜,另一侧有一套布艺沙,几把椅子,对面墙角处有一台饮水机。
有人进屋,女学生转身,向罗帆这边看了过来,罗帆看到女学生一副清秀白皙的
脸庞,一个无框近视镜架在小巧的鼻梁上,眼睛明亮,眉毛如黛,秀如云。
“请问学妹,南宫老师去哪了,他什么时候回来?”罗帆微笑着问女学生道。
女学生看见罗帆,微微一怔,转瞬甜甜一笑,
“南宫老师刚刚出去吃饭,很快就回来,请问你和南宫老师有预约吗?请问你也是
南宫老师的学生吗?怎么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你?”
女学生一连串的问题问出。一口京腔,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非常悦耳,镜片后
面,黑亮的眼睛透出好奇的光芒。
“向小妹汇报,我是南宫老师的学生,不过我已经毕业了,今天和南宫老师约好,
特来拜访老师,以前我们没有见过没关系,现在我们见面了,不是吗。”
罗帆逐一回答女生的问题,稍带着逗趣的口吻。
女学生被罗帆风趣的回答说的面色一红,眼睛转了转,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毕业的,看你年龄似乎比我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