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我在古代当策划满座江南 > 第90节(第3页)

第90节(第3页)

看到第一个应平时,他于人群中高兴的大叫一声,再摹举子姓名,名次。看到第二个应平时,他惊喜交加,只想着,啊,咱们应平不仅出举人老爷了,还一连出了两个。

这份惊喜一致持续到后面,他找出了7个籍贯为应平的举人,此时他拿笔写字的手已经微微颤抖,周围有人注意到他此举,看到他不停地往纸条上写名字,一脸惊疑不定。

驿夫却管不了旁人的眼光了,兴奋地手舞足蹈,那张写着7个名字的小纸条被他放在胸前的位置,仿佛带上了滚烫的温度。

陆久安有些晕乎乎的,靠在韩致身上说道:“你快掐掐我,我是不是在做梦啊。”

于此同时,广木布政使司贡院。

罗副考官整理朱墨卷,突然惊咦一声,旁边还未走的同考官们纷纷抬起头来,主考官见他眉头紧蹙,心头一凝,快步走到他身边。

“出了什么事了?”

第108章

此次乡试,广木布政使司一共有主副考官两人,同考官四人,主副考官由天子钦命,副考官则由本省进士出身的府推官担任。

此次的主考官是翰林院编修齐笎担任,自古科考乃国家大事,所设甚严,就是为了防止徇私舞弊的陋事发生,齐笎为广木布政使司主考,若是乡试出了什么差池,监察御史第一个唯他是问。

因此见副考官罗都给事中这个反应,不免有些提心吊胆。

“倒不是卷子出什么问题了。”罗副考官报以歉意一笑,“是发现有个县出现了多次,先前填榜时就留意到了,这批中举的朱墨卷要送往晋南礼部,我便又看了看。”

齐主考官放下心来。往年科考时,也不是没有这种事发生,学风甚浓的府县,多一两个中举的也不奇怪。

“是广木哪一个附郭县啊?”

所谓附郭县,便是与府州省此类上级行政机构治所同一个城池的县,广木布政使司有五个附郭县,通常这类县城庠序充盈,学风浓厚,是以齐编修有此一问。

罗都给事中摇了摇头:“说来奇怪,我原以为也是哪一个附郭县,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偏远小县,应平县,此次科考,你猜中了几个?”

有个江州府出来的同考官忍不住抢先问道:“中了几个?”

罗都给事中露出一个老小孩儿般的神情,嘿嘿笑道:“中了7个。除此之外,还有1人落在副榜,其中一人是易房经魁。”

正榜的出来的举人便可以继续参加明年的春闱,副榜有资格进入国子监读书。

帘内的几个考官倒吸一口气。

此次科考广木出了95名举人,在62个县中,一个县就占了7名举人,这样的情况,也只有在晋南直隶的府城才会出现。

这个时候,莫说主考官,连江州府来的那个同考官也心中忐忑。

“我看看。”

齐主考官神情严肃,翻出那7人的朱墨卷,又去看卷子的上批语,7人卷子由不同房师审阅,应该出不了错,有一份卷子,还是他和罗都给事中复核后从副榜排名靠前的考卷里递补上去的。

那7人试卷的文章也是考据详尽,义理高远,词佳句严,不论是同考官还是主考官,都给了满篇红圈:“可圈可点,实至名归。”

文章和审卷既没有问题,那便是应平学子学识过人,齐编修双眼精光,叫来外帘跟人闲聊的学政。

提督学政名向道镇同出翰林,和齐编修在朝中任职时还有过几面之缘,三年前被派往广木,今年期满本该回朝中述职,结果收到连任诏令,还得待上三年。

学政掌全省教育一事,按期要到地方巡历,察教官的优劣,生员的勤惰,儒生的品性,总之广木偌大一个省,和学习科考有关的事,都归他管,特别是院试,便是由学政出题审阅主持。

向学政此次在乡试中担任监试官一职,要了解本省学子情况,找他准没错。

read_xia();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