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天带你们去姥姥家。”
二崽瞬间展颜,激动地问:“啥时候?我想姥爷了。”
“我也想,我想姥爷讲的故事,我爱听。”大崽说。
林昭轻笑,“巧了,我也喜欢。”
她爹来历神秘,因为战乱流浪而来,那会才十来岁,脑袋受过伤记忆混乱,不记得家在哪里,只知道自己姓林,叫林鹤翎。
他识字会画,满腹经纶,什么故事都会讲,长的也好,用林昭她外婆的话来说,她爹站在那里,就跟戏文里的贵公子一样,俊俏的嘞,反正哪儿哪儿都好看。
林昭准备不少好东西,有罐头、红糖、肉和挂面,想让林母和林世盛带回去,两人都不肯。
哪怕林昭生气,他们也不收,实在没办法,林昭煮一碗饺子,装进饭盒,让她娘带回去给她爹吃。
“给我爹的,娘要是不要,我自己送回去。”林昭很不高兴。
气她娘见外。
那些东西都是她抽奖抽的,她想孝顺爹娘,和顾家没关系,偏她娘说对她不好。
林昭专门点出饺子是她孝顺她爹的,这下林母没法拒绝了。
“行,娘收下,闺女知道孝顺了,让你爹也高兴高兴。”
林昭脸上没笑,“那些东西也是我孝顺你和爹的,你干嘛不收。”
“都是四个孩子的娘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我要是收下,你还有名声吗?村里的人都得戳你脊梁骨,说你背着顾家贴补娘家。你爹总说人言可畏,你想不到这些,娘不能害你。”林母语重心长地道。
“可是……”这些东西和顾家没关系。
这话又不能直说。
林昭有些憋屈。
没工作,经济不独立,想孝顺爹娘都不能。
“娘知道你孝顺,咱家穷是穷但是不缺吃的,那些好东西留给大崽几个吃,只要你照顾好几个崽,让娘少操点心,娘就放心了。”林母笑着拍拍闺女的手,又嘱咐大崽二崽一堆话,这才带着林世盛离开。
丰收大队的人都碰上他们了。
“大崽姥姥这就回去啊。”
“咋不多待一会。”
“林嫂子看完闺女要回了啊。”
……
甭管心里怎么想,丰收大队的人面上都过的去。
林母属于吃软不吃硬的性子,也笑着跟人寒暄,“是啊,要回去了,家里还有事。”
说几句话,林家两个人离开。
村口的本村人还在说着话。
“承淮家的真有福气,都嫁出去了娘家还惦记着,我看见她娘和她哥给她带了一篮子鸡蛋,还有一条肥鱼,这林家真疼闺女啊。”
“是啊,十里八村没见过像林家这么疼闺女的。要不是林家惯着,承淮媳妇也不会懒成这样啊。”
“连鱼都舍得送,那可是肉啊,林家真舍得。”
“我听说大崽他姥姥一听说闺女磕到脑袋就急哈哈过来,林家这么护短,杏儿没挨揍?”
一群妇人像瓜田里的猹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知道内部消息的人左右望望,见没人过来,压低声音说:“哪没揍,被揍的嗷嗷叫唤。是大崽二舅动的手。”
其中一人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眼睛极亮,急忙问:“顾家人没拦着?”
“拦啥啊,是你你也不会拦。”消息灵通的那妇人说。
这话瞬间吊起所有人。
“仔细说说……”
那妇人被数双眼睛盯着,心满意足的不得了,说起自己打听到的事,说的那叫一个激情四射,口水四溅。
听完后,有人说:“没听说顾老太太去顾家三房算账啊。”
“大崽他姥姥可是村霸,听说以前杀过人的,跟她对上的没一个能好,杏儿她奶一把年纪哪敢过去,她还想多活几年呢。”另一妇人猜测。
这人不知道的是,阴差阳错的,她把顾奶奶的心思猜的七七八八。
“杏儿也是怪,没见她和铁蛋娘和梆梆娘对上,就和大崽娘杠上了,这算什么,人家说的相见两相厌,见面就掐?”说话的婶子边缝裤子上的破洞,边不理解地言。
这堆人里不缺明白人。
有个穿蓝衫的妇人笑了下,“承淮津贴一年比一年高,他结婚了,上交的钱越来越少,杏儿能占的便宜也越来越少,她能不怨?”
“啧!那承淮总不能不娶媳妇吧,他总要成家啊,杏儿那性子……有些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