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屏峰上,李玄见识到风长老为自己演示的惊艳一剑。
当即就被震惊当场,此剑并不属于罗浮遁天剑中的任何一剑,但落在李玄眼中,却总觉得有些很是熟悉,这种熟悉之感,他也不知道是从何处生出的。
在风长老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后,他猛然感觉到咽喉处传来刺痛之感。
抬手一摸之下,就现咽喉竟然在他毫不觉察的情况下,出现了一道浅浅的伤口。
元炁养生功自主催动,元炁朝着伤口汇聚,将要将其疗愈。
但却被伤口处盘踞的一股能量湮灭,在大量的元炁前赴后继之下,才将那能量给化解,伤口恢复如初!
“刚才生了什么?我是什么时候受伤的?那股阻止我恢复的能量,就是剑意吗?”
李玄大脑飞运转,将刚才的事情齐齐过了一遍,现唯一有可能受伤的,便是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之时。
当时他的倒影正从涟漪里执剑而起,剑尖挑着半朵未谢的桃花。
“这到底是什么剑法,我又能够从中悟出什么?”
风长老之剑,已然出了李玄认知范围之内,他如何都理解不了,自己的倒影为何能被剑法改变,而且还被倒影所伤!
“我咽喉的伤口不是被剑所伤,而是被当时剑尖上挑着的桃花!不然即便风长老只是为何演示,不去催剑气,但他恐怖的剑意也能将我元神轰杀了!”
李玄想到风长老从始至终都只是以背影对着他,这几年风长老只要在众弟子面前现身,都是背影。
和当初真传大殿,垂目不去看他是一个道理,风长老的剑意越恐怖,也越难以收束,达到现在他们这些弟子,见到风长老真面都会被剑意所伤的程度了!
“剑法上,以我现在的修为,根本是看不出任何东西的,想要所有感悟,唯一的切入点,也只有剑意了!”
此时李玄有些无奈,他元炁养生功护体,体内的元炁在身躯受到损伤时,是自运转的。
现在已经将风长老好不容易,在不对他造成严重伤害,送入体内的一点剑意给冲散了。
现在想要感知剑意,只能去回忆刚才的感觉。
李玄定定的站在已经平静下来的洗剑池畔,看着池中倒影出来的月亮,不由的想到。
“此前,我钓蟾炼气诀,便是以观想之力去吸收炼化月华,而观想之力之所以能够化虚为实,干涉现实,乃是调动了元神之力!
钓蟾炼气诀之所以以水中月为调取月华,便是因为直接从月亮上吸收,难以承受,必须要隔着一层,由虚化实。
风长老刚才那一剑也是一样,剑意直接催,我必然会被剑意斩了元神,以水中倒影将剑意弱化,才能传递过来。
也就是说,我看见的我在水中的倒影,是真的,也是假的,假的是因为那是我元神被剑意影响,出现的幻觉,真是是幻觉同样拥有杀伤力,只要风长老想,现在我的已经死了!那时候假的也是真的,真真假假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玄想到了这一点之后,脑海中豁然出现了他前世和道士爷爷,的一次谈论。
当时的他年纪也大了一些,山中清闲无事,看书是一个很好打时间的做法。
在看了很多书后,就很不理解,明明爷爷也认可修行乃是虚妄,道家修炼中的长生成仙是不可能的,为何还会有信仰,为何还要坚持每日的早课,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
然而爷爷当时只是微微一笑,说出了借假修真四个字。
当时的李玄无法理解,去追问,爷爷只是道等李玄长大了,就自然会懂。
看着爷爷摆出了一副往日忽悠山民的高深莫测之态,李玄根本不吃这一套,缠着非要问清楚。
爷爷无奈,也知道解释,道家的科仪,法事,符咒为假,但人们在凝神忘物沉浸其中之时,自身的念头会越来越纯粹,从而能够脱离烦恼,这便是真!
爷爷虽然是道士,但当时也引用了《金刚经》中最为有名的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上诸事,皆为虚妄,唯有‘我’为真实不虚的存在。
把注意力一直停留在红尘之中,被自己的感官蒙骗,在欲望的驱使下,追逐梦幻泡影,那时假的也就变为真的,真的也就变为假的了。
而所谓的借假修真,其实就是借助修虚假之事,修回真我的一个过程。
这一通篇大论下来,李玄当时也确实是听得一知半解,后面时间久了,也就忘却了。
此时的李玄,受到感触,使得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再次冒了出来。
顿时心有所感。
“前世之时,无法修炼,爷爷也只是一个凡人,但并不代表他所说的就是错的!
元神,元神便是爷爷所说出的‘真我’!看破虚妄,回归真我,苦海。。。。。。。。。渡过苦海,元神入府,紫府真人,真人。。。。。。。。。。原来如此!”
李玄想通了此事后,猛然就抓住了某种意蕴,双眼不知不觉的已经闭合!
在洗剑池畔,物我两忘,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入定之中。
剑屏峰上,风长老看着面前的一口水镜,神色变化道:“真的能看懂?黄芽之境,能看懂老夫之剑,这悟性!”
“哈哈哈,风老弟,这次是你输了!”
一旁笑声响起,正是孙天孙长老的声音。
“是我输了,不过,孙老哥,你这位弟子,可不像是先天道体啊!据我所知,先天道体,在悟性上,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啊!”
风长老扭头看去,双眼尽是一片灰白之色,其中有可怖的强大剑意在其中明灭闪烁,不受控制的顺着目光冲了出去。
但孙长老岿然不动,这种程度的剑意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只是神色上出现了些许不自然。
“不是先天道体,还能是什么,不要打岔,我就问你,洗剑池底下的那把剑,你给还是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