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这封小宦官们耳熟能详的书信讲好,更能彰显实力。
“呼!”
沈念长呼一口气。
这一讲,关乎他的命运前程,他自然要拿出十二分的力气。
沈念环顾下方,高声道:“今日,本教习为大家讲太史公的《报任安书》,介于大家对此文已有所了解,我们便来拆解此文中最经典的一段: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传说,当年周文王被拘禁在牖里时,以蓍草占卜,历经七年,推演出了《周易》,大家可知七年有多长,人在狱中,度日如年……”
……
“最可怜的,还要数孙子孙膑,遭受刖刑、黥刑后,失去双足,以残躯统领千军万马……”
……
“试想,当我们遭遇此等绝境时,应如何做,是成为衣架饭囊、行尸走骨,在怨天尤人中,草草过一生,还是立一番大志,行别人之不行?”
……
沈念走到小宦官们中间,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甚是丰富。
渐渐进入了他最舒服的讲课节奏。
他最擅长燃起学子情绪,令后者与所讲内容共情。
而此文内容,甚易触情绪。
不多时,很多小宦官的眼睛都泛红了。
他们感叹自己还不够努力,感叹自己不该抱怨出身,感叹自己也应立下伟大的志向……
而此刻。
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三人也沉浸在沈念的讲学世界。
不多时。
三人便明白,小皇帝为何道出那句“讲学,当如是乎”了。
沈念讲学,若让别人复述。
大概率会让人觉得平平无奇,因为沈念的语言算不上出彩。
独到之处无外乎就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丰富,外加很卖力气。
输出的内容、见识,在他们眼里,最多算得上中等偏上。
唯有亲自听过。
方能知沈念讲学,在细节处充满了技术。
语调、语、表情、动作,对学子的反问,对师生关系的把控,都是恰到好处。
这些优势综合在一起,使得沈念讲学甚有吸引力。
有点像街头茶馆的说书人,但又非纯粹讲故事;有点像戏台上表演的艺人,但又不是为有噱头而挤眉弄眼。
此等技巧,非一朝一夕能够学会。
小皇帝听惯了日讲官们的黄钟大吕,突然遇到沈念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说,自然会被深深吸引。
沈念越讲越兴奋。
他本人也沉浸在了这篇文章之中,将后面坐着的张居正、吕调阳、马自强全忘了。
……
约半个时辰后,沈念长呼一口气,高声道:“课毕!”
这一刻,沈念的后背已经湿透。
他这种讲学方式,不仅费脑,而且极为消耗体力。
“沈教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