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众宾客面上含笑,交头接耳道。
“是填的词。”
“是《燕归梁》,这段也算工整,但没品出来什么出彩的地方啊。。。。。。”
“你傻啊!方才萧元可是说了,整首都是在写那个人的人生。。。。。。”
“要是这么说,前面这个‘双燕归飞’,指的就是他曾经的富贵归还,同时也指他自己来了这醉仙居参与宴会。”
众人议论纷纷,彼此说服之后,又得接着往下看。
“清风明月好时光。更何况、绮筵张。”
这段一出来,所有人脸上现惊异之色。
“云衫侍女,频倾寿酒,加意动笙簧。。。。。。”
等那举人念出了第三段,已是满场哗然。谁也没想到,那区区一个监生的文采,居然高到这种程度!人家说自己是苦吟派,还真没有吹牛皮。
就连那举人也是一脸见了鬼的样子,结结巴巴念不下去。
“人,人,人。。。。。。”
“人,什么人?快念呀!”
有急性子高声喝道。
可那王九章面如土色,就是不肯念下去。
还是萧元用他那清朗拔群的声音,高声念道:
“人人心在玉炉香。庆佳会、祝延长。”
登时满场鸦雀无声。
“好!好词!绝世好词哇!”
良久,也不知谁带的头,场中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
不管情不情愿,众人服气是一定的,不得不承认,这位监生有资格去评价大周诗坛了。。。。。。
“如此的诗作,在王兄眼中竟然算得上一般?那我倒要问一问,王兄你你口中的佳作如何?”
萧元半点情面都不给他留,当然没没必要留。
其实不用萧元说,自然有人将王九章驱逐。
站在刘尧身旁的陈荣丰虽然不太懂诗,但从下面那群文人的动作来看,这刘旺定然是出了风头。
还不等他对刘尧夸上两句,就有醉仙居的小厮凑上来,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
等福安说罢,转头看向了刘尧,笑着道:“刘兄弟,有件事情恐怕得麻烦你一下。”
“哦?什么事情还需要陈老哥你这么说。”刘尧听他如此说,忍不住挑了挑眉,对他的想法大致有了猜测。
大抵是他背后那位东家有事情麻烦他。
“东家说,您父亲的这首诗写的不错,很适合醉仙居,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说服他卖给我们?”陈荣丰看着他笑了出来。
刘尧对这个结果很是惊讶,但面上保持着冷静,朝他颔首道:
“这是我父亲的,得看他是怎么想的。”说罢,刘尧与陈荣丰对视笑了起来。
待刘旺坐定,有人上前与他商议买下此诗之事。
之后如何,刘尧便不再考虑,总归醉仙居的东家不会亏待他。
诗会散场,刘家父子与萧元一行三人离开了醉仙居,萧元迫不及待地问道:
“伯父,您就告诉我,您是如何想到用归燕来写自己的吧?我实在是好奇,我原本以为您。。。。。。”话到嘴边,萧元又咽了回去,“这等看走眼的丢人事,不提也罢!”
“也没什么。就是这词,不是我写的,是尧儿。。。。。。”
刘旺是个实诚人,没几句就把刘尧卖了个干净。
萧元一听愣了,随后目光看向了刘尧,有些难以置信,问道:
“伯父,您确定您没开玩笑?”
“我可没有!唉,没想到这首词会引起如此轰动。”刘旺郁闷道,“早知这样,我就换另一首了,将其留给尧儿出风头了。”
“啊,这词真是刘兄写的?”
萧元瞪大了眼,虽然刘尧确实聪明,但是那样感慨人生的词,不应该是他这种年纪不大的少年写出来的啊。。。。。。
“什么叫不可能?那就是尧儿写的!他就是天才!”刘旺瞪着眼与萧元争辩。
刘尧在一旁默默吃瓜,左右不过是他们二人幼稚的争论。
“好好好,刘兄是个天才!”被刘旺逼得急了,萧元只好应承了下来。
刘旺得意洋洋的昂起头来,在刘尧的搀扶下上了船。
车夫扬起马鞭,发力要将马车驾出城外,却听身处传来高呼声。
“刘诗仙,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