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急切地说道。
“你们现在马上给我去大量收购玉米,价格要比普通的贵!应该尽快!”
谁知道所有的人都一脸懵逼,面面相觑,仿佛看一个怪物。
朱允熥又转身问李景隆。
“你们怎么不说话?我脸上有大米还是咋啦。”
李景隆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什么是玉米?”
这句话把朱允熥也问住了,他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懊悔地说道:“哎呀,我倒是疏忽了。”
玉米可是产自美洲的作物,后来到了十五世纪大航海的时候,才有佛郎机人引进过来。
辗转过了很久,传到了吕宋岛。
一直到百年以后的嘉靖朝,才正式流传到大明!
但即使到那个时候,人们也只把玉米当成新鲜果品来吃。
而且那时候的玉米还叫玉蜀黍,结的果实大概也就有拳头那么大,非常嫩的时候拿来煮着吃。
一旦变得老化,就会被人认为是不能吃了,和后世流行的杂交玉米有本质的不同。”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朱允熥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你们知不知道有个叫郑和的人?”
这些人更是一脸的懵,纷纷摇头。
“不知道!”
朱允熥暗想。
“看起来需要去四叔那里,把人要过来了,现在四叔还没有异心,而马和也没有完全展露其军事才能,要过来应该很容易。”
朱允熥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去朱棣那里把郑和要过来,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还需从长计议。
而此时的他,也更加坚定了要通过各种办法壮大自己的势力,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时,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急切地问道。
“你知道现在十月份哪里还产甘蔗吗?”
李景隆缓缓地摇了摇头。
“殿下,南直隶附近是别指望了。这里的冬天湿冷得厉害,气候条件相当不利,甘蔗难以生长,不过呢,应该能弄到一些储存的甘蔗。但要是想弄到新鲜的甘蔗,恐怕就得去两广或者琼崖了!”
朱允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你们就按照这个计划行事,先在附近大量收购一些储存的甘蔗应急,然后再慢慢安排人手去两广地区弄一些新鲜的过来!”
李景隆拱手应道。
“是,殿下,我这就去安排,你放心吧,一切都不会撒汤漏水,有任何问题,拿我是问。”
由于朱允熥这边对甘蔗的需求量极大,没过多久,就造成了应天蔗贵的现象。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一位御史的注意,他毫不犹豫地跑到朱元璋面前告状。
“陛下,吴王大量采购应天附近的甘蔗,导致平常人家现在都没有甘蔗可吃。他这可是典型的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的黑心商人行为啊,您一定要制止!”
御史一脸正气,言辞激烈。
朱元璋顿时火冒三丈,立刻把朱允熥叫到了跟前,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批。
“你个混小子,竟干出这种扰乱民生的荒唐事!你可知错?”
朱允熥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一声不吭。
等朱元璋发完了火,他这才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拿出几个用糯米纸包着的东西,双手捧着递到朱元璋面前。
“皇爷爷,您先吃块糖消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