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连忙伸手将两人扶起。
“你们放心,将来有一天我必定会为他申冤!”
邓镇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向朱允熥道谢。
朱允熥将话题拉回正题。
“只不过你若想重回军中,原来的名字肯定是不能用了,你得改头换面,换个名字,不知你是否愿意?”
邓镇点头,急切地说道。
“我愿意,一切全凭殿下做主,请殿下赐名!”
朱允熥说道。
“那你就跟着表哥姓李,叫李复生吧。我任命你为定远骁卫千户!”
从此,死里逃生的邓镇便改名为李复生,对外宣称是李家军收养的一个孤儿,却被李景隆视作亲兄弟。
至于改变相貌,朱允熥认识不少奇能异士。
没过多久,李复生就以一个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府中,由于暂时不宜声张,他现今的身份是李景隆的护卫。
李复生紧接着又向朱允熥推荐道。
“殿下,我的小弟邓修,也就是太平奴,被废为庶人之后,一直赋闲在家,不如也把他招入军中,给他谋个差事!”
朱允熥想都没想,直接应道。
“行,没问题。”
李景隆这时忽然又想起了一个人,说道:“咱们十一姑的驸马胡观,也颇具统军之才,不如也把他招入定远骁卫吧!”
朱允熥当即便亲自出马前往公主府拜见十一姑南康公主。
公主一听是要给自己的驸马谋个差事,而且还是军中的职位,自然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就连驸马胡观,也觉得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了。
“殿下,从今往后,我胡观定当忠心耿耿,追随于您!”
朱允熥微笑着回应。
“姑父请放心,虽然定远骁卫刚刚组建,但假以时日,它必定会撼动整个大明!”
朱允熥成功地讨来了番号,紧接着又招募了几位能干的手下为自己奔走效力。
这些人每日忙得热火朝天,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招兵买马的事务之中。
朱允熥所提出的策略成效显著,中都凤阳府连续数年遭受干旱之苦,灾民不计其数。
从这里招募兵员,一方面能够减轻民生的沉重压力,另一方面也能让自己的队伍得以壮大。
不出所料,前来报名参军的人接连不断,经过李景隆极为严苛的筛选,最终入选定远骁卫的成员,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精英。
番号有了,可武器装备的问题却如一座大山般横在了眼前。
普通的刀剑虽然存有一些,但都优先供给了边境的守军,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器能够分配给他这支私军呢。
更何况,朱元璋早已下了命令,只给予番号,至于兵马、钱粮以及武器,一概不管。
不过,朱允熥身为穿越而来之人,凭借着前世的丰富阅历,在技术方面倒也不觉得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