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一天。
王秀才来到张玉家,心中满是对好友的关切。
他站在书房门口,看着在埋头苦读的张兄,走了进去。
“张兄。”
张玉从书里抬起头,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见状赶忙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满脸笑意迎着,“王兄,你来了!”
王秀才坐下后,关心道,“明天就要考试了,可有压力?”
张玉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压力嘛,自然是有的,不过我也在尽力调整自己,不让压力影响到我,毕竟,这么多年的苦读,就为了这一刻,我不能让自己倒下。”
王秀才一愣,“长兄,你没苦读几年呢。”
嘿嘿。
这不是谦虚么,夫子总说他太傲,不够谦虚,这不就谦虚一下。
“哈哈哈,王兄,我不紧张,正如你所说,我也没看书多久,就当练练手了。”
王秀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张兄的心态真是不错,我记得我当年考试前,可是紧张得一夜未眠,不过,后来我也想通了,考试只是检验我们学识的一种方式,只要我们尽力了,就无愧于心。”
“是啊,尽力就好了。”
张玉那淡笑的脸上,看着很是放松。
但真的很放松吗。
其实不是的。
他心里还是有些压力,这不读书不知道,一读才知道。
读书这条路,并不好走的。
特别是古代的读书方式,特别的不一样,诗词歌赋,什么都要会,还要精通。
要理解,然后通透,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但这正是读书的魅力所在,每一次的困惑,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对他心智的磨砺。
当然,主要还是他聪明,厉害,简直就是天才。
王秀才跟张玉说了许多,都是他考试时的一些经验。
还有考场的事,能知道的,全说了。
这些话,王秀才之前就说过,但今天,他还是滔滔不绝的说着。
张玉听着,很是暖心。
到了晚上。
张老大挪到书房,看着不知道在写什么的爹,心里一酸。
爹的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瘦弱,那斑白的丝在烛光下闪烁着银光,让张老大深刻感受到爹的年岁已高。
爹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读书,真是辛苦。
“爹,今天就早些休息吧,明天还要考试呢。”张老大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心疼和关切。
张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的笑意,“老大啊,爹知道,但爹心里还有些东西没弄清楚,想再温习温习。”
张老大走上前,轻轻按住张玉手中的笔。
“爹,你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你看,你的眼睛都熬红了,身体要紧啊,要是累垮了,明天怎么有精神考试呢?”
张玉心中一暖,他放下手中的笔,伸手摸了摸张老大的头,
“好孩子,爹知道你是为爹好,放心吧,爹会注意休息的,只是,这读书啊,就像种地一样,一天不耕耘,心里就不踏实。”
突然被摸头的张老大,脸色悄悄红了。
他低着头,咧着嘴角,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爹摸他头了,还叫他好孩子,这让他觉得特别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