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六七年了吧,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蒋家性质特殊,蒋文如果不护着点,段锦早就什么也干不了了。也来不了这儿当实习老师。”
“如果不是挺喜欢的,蒋文不至于做到这份上。”
他话说的轻松,我却听得莫名不是滋味。
“这就叫喜欢吗?”
不给承诺,不许未来,没有希冀,任何人谈起他们,都会用暧昧的言语,调侃两句再说上一句没什么关系。
“蒋开扶不起,蒋家需要人撑着。蒋文已经给了他能给的全部。”
“喜不喜欢爱不爱,和蒋文六七年的两头斡旋比起来,重要吗?”
我不知道,是否是我太过感情用事,是否是我不比他们懂得多,而真的颠倒了轻重。
不重要吗?
我问自己。
段锦现在过得很好,蒋文也依旧受着蒋家上下的重视。
或许和这样的现状比比,真的没那么重要吧。
我挤出一个笑,做着自己对完全不认同的价值观最后的抵抗。
“他人挺好的,我乐意多和他打交道。”
“喜欢男人就喜欢男人呗。”
我看向燕鸣山,眼神坦荡地不加掩饰:“毕竟我也喜欢。”
燕鸣山移开了在我身上的目光。
而我后来也没再追问过他我们之间似是若非的关系,究竟要如何定义。
因为我清楚无论如何,他的答案可能都是认识、相熟而已。
而他会给我这种关系里能给我的全部,我不能够再渴求更多。
契机
那天之后,我再次见到闹事的那波人时,惊奇地发现最是义愤填膺的那位在见到燕鸣山后出奇地“乖顺”。没再说过燕鸣山一个字不好,甚至连对我的态度都有所好转,再也没横眉竖眼过。
我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是主任的淫威终于对纨绔子弟们发挥了作用,一想便知道怕不是燕鸣山口中的“解决”已经付诸了行动,并且取得了良好地成果。
我尝试向燕鸣山求解,没报多大希望他会对我透露此等机密,可事实是燕鸣山告诉我了全部,事无巨细,就好像是早就等着我来问,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一切,意欲看我会给出怎样地反应。
“很简单。”
我仍旧记得当时他不带情绪的声音。
“既得利益者的确遭人痛恨。虽然并非我本意,我不否认我从中受了益。”
“人都讨厌无端获益的人,”他轻笑了声,“除非那个既得利益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他坐实了以权谋私的名头,谋的私没用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