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林爷说了,所有的技术,最终都要落实在百姓身上,为百姓服务,为百姓创造便利!”
刘大荣再次骄傲的挺起了胸膛。
他已经被林洛完全折服,佩服的五体投地。
林爷不光是给他们工作,给他们发钱,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处处为他们老百姓着想,以身作则,是他们做人的榜样。
“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应天城和杭州之间的通信,可以为这两地的百姓提供服务。”
“现在的价格是一个字十文钱。”
“啊?也就是说刚才咱的那几句话,就要快好几两银子了?”
朱元璋惊讶道。
他刚才刚见到电报这玩意,新鲜加上稀奇,一下子就给大孙发了好多电报,几百字是有的。
“是啊,所以一般的电报都言简意赅,就算百姓不知道怎么说,咱们也会帮百姓把字数减少,用更少的字尽可能的表达准确的意思,为百姓省钱。”
刘大荣介绍道。
“林爷说了,等哪一天实现一个字一文钱,甚至十个字一文钱,让每个百姓都能用得起电报,哪咱们的电报就算成功了。”
“嗯……”
朱元璋却觉得不太可能,不过这并不妨碍电报的方便快捷,和电报能发挥的作用。
“这东西好啊,有了电报,咱能及时知道北征的情况,比八百里加急方便多了!”
“给咱搬到皇宫去,你们也都去皇宫!”
这种好东西,朱元璋肯定是想要的。
不光要把设备搬过去,人也要挖过去!
“每月现在给你们加二两银子的工钱,以后再涨!”
“朱老爷,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感激不尽!”
刘大荣和蓝永贞急忙作揖。
他们不可能撇下林洛,哪怕是林洛的亲爷爷挖人也不行。
“实不相瞒,朱老爷您别看我们几个说的头头是道,但电报房上下都是林爷主持建设的,包扣设备连接,天线的架设……”
“我们这些人,都只能在林爷的指导下,打个下手。”
“林爷不在,我们只能够勉强完成平日的维护工作,搬迁设备,重新布线这些大工程,没有林爷在场,只凭我们可完不成!”
“朱老爷,你就说这设备吧,别看电报机是个大铁箱子,看着挺结实的,可只要一个不小心,烧坏了里面的小元件,或者把后面的接头搞错一个,马上就用不了了!”
“万一和前线的电报机失去联系,不能及时通信,就只能依靠朝廷的八百里加急……”
“咱就那么一说,不行算了!”
朱元璋听着刘大荣一连串的话,顿感头疼。
特别是一听有可能弄坏,不能再与大孙实时通信,老朱立马就没了脾气。
“你们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把这个叫电报机的弄坏了,大孙那边信号一恢复,你们立刻通知咱,咱还有很多话没和大孙说呢!”
“朱老爷您放心,一定,一定!”
其实这些早就在林洛的预料之中。
他为啥早的时候不把电报房的存在告诉朱元璋,一定要等朱元璋来正阳卫了,由蓝永贞带过去。
还有口令什么的,搞得如此复杂和严格。
不就是害怕老朱伸手要设备,要人?
朱元璋要,林洛不能不给,也不敢不给。
但现在林洛不在应天城了,皇帝就是想要,也没办法搬动这些设备,搬了就没人能在组装起来,就成一对废铁了。
林洛倒是可以拒绝爷爷,可这东西上报到了皇帝那里,皇帝能容忍正阳卫有这种好东西,朝廷却没有?
哪怕只有一套,也肯定要林洛献给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