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总,请。”黎越洋很快切换成商业黎总模式。
“我坐外面就行。”
黎越洋只笑了笑,于情于理都是可以不谦让的身份,便不再推辞,先行上车,卓曼紧跟其后。
见人都上车了,司机回到主驾,电动门缓缓关上。
-
黎越洋自小成长于一个利益往来频繁的环境里,今天是朋友,明天是路人,种种情形早已司空见惯,她年纪小时还会迷失,曾经认为这是她无法进入真正信任、稳定关系里的原因,到了如今的阶段,波澜不惊是成长环境给予她最好的礼物。
她的心情没有被影响,坐在车上,也并没有因为司机看不到自己,而多看司机两眼,黎越洋不屑也不把他放在眼里,第一天来宁波,司机是按照往常去任何地方出差的筛选机制从杭州认真挑选的,第二天傍晚司机突然换人,黎越洋过目不忘,自然第一时间发现,她说话做事向来谨慎,不是熟悉的人从来都会保守几分,更别提这样突然的变化。
当晚去找卓曼时便留了个心眼,连李桐都没有告知。
车在海边公路疾驰,今天天气晴朗,午间阳光更是刺眼,与上次在广州的海边公路上区别极大,黎越洋看了眼身边的卓曼,心里便也没有一点儿当时在广州的压抑。
卓曼性子直接,从小到大的环境更是简单干净,黎越洋想了想,还是低头给她发微信安慰:“没事,别担心。”
卓曼低头看了眼手机,同样侧头看向黎越洋,见她仍关心自己,觉得黎总有点可爱了。
卓总在上海那么多年,不能说见多了尔虞我诈,但起码这点小手段并不会干扰她,她只是有些愤怒,愤怒黎越洋在宁波要受这般上不得台面的羞辱。
卓曼身在海盛,却实在式微,连一个让黎越洋安心出行的通道都不能排查清楚。
尽管如此,黎越洋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不舒服,甚至反过来安慰她,黎越洋的强大给了所有人依赖她的理由,她用丰富的过往与眼界消化遇到的一切,留给身边人的便只是一句踏实而坚定的“没事,别担心”,仿佛再复杂的局面,再困难的情景在她这里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卓曼想起她们在远舶竞购期间,黎越洋几次三番的提及会帮助她得到想得到的,黎越洋的承诺不会是空头支票,但其间要承受的代价与压力大概也只能她自己消化。
卓曼想,黎越洋可以只做好自己,可以不用将卓曼应当承担的责任分担过去。
“我没事,你也别担心。”卓曼认真回复道。
黎越洋低头看手机时,耳坠轻晃,易碎而闪耀。
卓曼见了,心里柔软,又追加了一句:“我也会与你同行,别担心。”
作者有话说:
依旧祝小读者们发财(鞠躬
ps今天隔壁广播剧黎总出现!
共同成长
“终于,漫游临近终点,我们回到了星海之滨——那颗小巧、脆弱的蓝白色星球。”
三江口边,车开不进岸边的商业群,卓曼轻声提议:“黎总,车就停在前边,我们下去喝杯咖啡?”
黎越洋心里暗笑,点头道:“好,听卓总安排。”
司机也算机灵,将车缓缓停到路边,打开车门。
卓曼率先拎包下车,黎越洋跟在后面,又偏头看了李桐一眼。
李桐与黎越洋多年的默契,早已能判断什么情境下她需要伴随,什么情境下她应当留在原地等待,此时和卓曼喝咖啡就是她判断应当在车里等候的场景,因此收到黎越洋的眼神还非常惊讶,最终同样跟随下了车。
从机动车马路穿过长长的商业群小路,便能到达江边,行走在其间,迎面视野逐渐开阔,卓曼不说话,黎越洋便也不说话,李桐跟在后面,有点没理解黎越洋的意思,为防止一会儿打扰两人,还是凑上前悄声询问:“黎总?”
黎越洋偏头,从容笑道:“一会儿坐下来再聊。”
她的声音平淡,没有刻意放低,卓曼听到了,恍然似的回头看了李桐一眼,李桐的心真正提了起来,她开始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黎越洋是个体面人,主动点咖啡,照顾身边人的口味,甚至不用卓曼和李桐说什么,就能区分好她们各自的甜度、对冰块的要求。
往常这样的事都是李桐在做,黎越洋只需要坐下来等就行,今天却一反常态,李桐一直以为黎越洋根本不会关心吃喝这种小事,却忘了黎越洋过目不忘的本事和聪明敏锐的洞察力。
三人在咖啡店外的一张桌子边落座,几米外就是江景,卓曼看懂了黎越洋有事情要先解决,又见她没有支开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出声,只喝起咖啡看江景。
李桐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还有什么不明白,直白道:“黎总,有什么话您直说。”
黎越洋点点头,直白又委婉,云淡风轻地笑道:“一会儿去机场,我希望司机已经换好了。”
李桐一愣,先是惊讶司机有问题,随即想到中间换过司机,确实会有疏忽,接着羞愧自己没能把控住其间细节,最后开始明白黎越洋刚刚主动服务自己的用意——她在试探与敲打自己。
黎越洋不愿意怀疑她,所以请她处理换人,黎越洋又有一丝怀疑她,所以要以这样的形式说明。
李桐作为黎越洋的大秘书,这么多年面对的诱惑格外多,明面的挖人,背地的收买,她都不为所动,李桐几乎苦笑了:“是我大意,马上就处理。”
她微微躬身,诚心道:“黎总,请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