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反派只想摆烂慢穿 邈邈一黎 > 第234章(第1页)

第234章(第1页)

四爷吸取当年的教训,早就已经决定将来秘密立储瞭,之所以迟迟未动,便是因为他始终在六阿哥和八阿哥之间犹豫。

六阿哥聪颖勤勉,处事虽然比他多瞭几分圆滑,但内心坚韧,做人和做事的理念其实都是诸子当中最像他的。

另一方面,七阿哥和九阿哥都是六阿哥一母同胎的亲弟弟,跟他和十四不同,这哥仨感情好的很,选储君他也不得不将这一点考虑在内。

而八阿哥……同样坚韧聪颖,人虽然有几分懒散,但能力强,监督指导各省摊丁入亩这样棘手的差事,都能不出什麽大差错的办下来。

这几年,他选瞭几个翰林院的臣子帮他读折子,其中不乏有他看重的未来肱骨,可越是如此,他才越明白八阿哥对奏折的理解和总结甚至处理有多让人惊豔。

这种天生的理政理人的能力,如果不能主政一国,他为君为父都会觉得可惜。

四爷的犹豫无人知晓,这些顾虑他连枕边人连十三弟都不会说,好在他还算年轻,皇父能活到六十九岁,而今他还都不到五十岁,有的是时间慢慢选慢慢看。

整个皇城,都因为封爵和赐婚的旨意紧张犹豫起来,唯一放松的大概隻有知晓剧情的八阿哥。

皇阿玛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长寿,而他……以养生之道来算,他从朝中退下来告老休养的时间肯定要早于皇阿玛驾崩的时间。

所以他急什麽,皇阿玛并非庸君,也不是不疼儿子。

是,皇上疼儿子,衆人都是看在眼裡的。

本以为会被清算的八爷九爷和十爷因八阿哥在雍正朝立足,太后在世时,十四爷都隻能窝在京城,差点就被安排去守皇陵瞭,可在太后逝世后,七阿哥被派往前线时,竟也能说动皇上让十四爷跟上。

啧啧啧,疼儿子疼到这份上,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也算是独一份瞭。

历朝历代都有的夺嫡之争,雍正年间也不能免俗,隻是并不激烈罢瞭,无论是六皇子,还是八皇子,在外人看来都相当的隐忍克制。

从雍正四年第一次封爵起,到雍正十六年,六皇子和八皇子双双被封为亲王,再到雍正三十一年,八皇子以身体不适为由主动请辞差事,属于雍正年的夺嫡之争仿佛已经落下瞭一半的帷幕。

已经七十五岁的四爷,眼不花,耳不聋,每顿饭能吃两大碗。

当年的兄弟们,如今活著的已经不多瞭,隻剩下几个小的。

当年他做皇子时那些想做而不能做的规划,现如今都已经基本完成,大清蒸蒸日上,向著他指出的方向往前走,皇后贤良,贵妃待他一颗真心一如既往,就连他一直担心的兄弟阎墙似乎也并没有发生。

他的六阿哥从来都孝顺,不愿让他为难,他的八阿哥满腹才华却淡泊名利,他的两个儿子几十年都没有让朝堂陷入夺嫡的内耗中。

而今,八阿哥甚至主动退瞭一步,懒散是真,但不愿让他这个皇父为难亦是真。

四爷的一颗心酸酸软软,他在妻妾身上都不曾体会到的两难,却在两个儿子身上体会到瞭。

“皇上还在为琛亲王之事烦恼吗?”林氏直接问道。

隻比皇上小瞭十岁的贵妃,如今老瞭也依旧很美。

从十六岁进进潜邸到现在,都已经那麽多年瞭,她和皇上也能算得上是老夫老妻瞭。

早些年她在皇上面前是从来都不提储位的,但最近这几年,她倒是没什麽顾虑瞭,多年同枕相伴,四爷似乎已经不再是君王夫君,而是属于她的一部分,她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是,八阿哥还年轻,现在让他退出朝堂,太可惜瞭。”

这或许会让八阿哥原本应该在史书上被记载的文字缩短一半。

但一方面八阿哥去意已决,另一方面他年事渐高,储君之位早晚是要定下来的,不可能一直维持现在的局面,八阿哥主动退出,或许是这件事情和平解决的唯一途径。

六阿哥做太子,八阿哥主动退出,无不臣之心,将来也能被善待。

但他忍不下这个心来。

“八阿哥不年您舍不得这个儿子,也舍不得那个儿子,不如谁也不选。

爷要是能再活十年,六阿哥便是要奔六十的人瞭,如果让他六十岁继位,他能当几年的皇帝,还是别这麽折腾瞭,爷选还不如直接从孙子辈选。”

皇孙们最年长的也都过而立之年瞭,资质如何,也都能看得出来。

如果从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九阿哥的孩子当中选,恐怕朝中无人会服气。

六阿哥嫡庶共有七个儿子,最聪明者莫过幼子,但比不上其父。

八阿哥名下隻有一子,脾气性格既不随父,也不随母,倒像极瞭她的七阿哥,勇猛果敢,一心想做个武将。

但八阿哥不隻有这一个儿子,府裡真正的长子早几年被过继给瞭已逝的瑞太子,也就是现在朝中的瑞郡王。

瑞郡王二十出头,是皇上最喜欢的皇孙之一,文武样样不差,八阿哥亲自开蒙,书法是皇上亲授的,跟著已故的九爷学过西学,也跟当年的十爷学过骑射和佈库,甚至幼时还跟著八爷学过小四书。

如果是从皇孙中选继承人,她想这位瑞郡王大概会是不二人选。

四爷低头扯瞭扯衣袖,越过儿子选孙子这是他没想过的,但他明白卿卿的未尽之言。

如果选皇孙,最合适的肯定是瑞郡王,八阿哥的亲生子,几年前过继给弘晖的那个孩子。

瑞郡王肯定比不得其父,也比不得六阿哥,但在一衆皇孙中却是出类拔萃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