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衣服不是小,就是破。现在有钱了,换一身新衣服,也尝一下有钱人是怎么过日子的。
十万两银子,迅速让张奉迎从低谷跃升到巅峰。
不过一家人仍然很低调,从不对外讲。
邻居们只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张家过上了王侯般的日子,却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钱。还以为是张奉迎升官,又涨俸禄了,羡慕得不得了。
与此同时,陕地。
一名老铁匠收了工回到家,累得精疲力尽,躺在床上休息片刻,开始数今天赚了多少钱。
数来数去,发现才赚二两银子,感叹命运的不公平。
每天举着大铁锤,还要遭受烈焰的炙烤,一天下来累死累活的,才赚二两银子。
怪不得人们说,世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熬出头啊!
他捶着后腰起来,来到灶房,坐下来与妻子一起包饺子。
很久没吃过饺子了,今天改善下生活。
当包完饺子,盛到碗里,还没吃完,外门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一边敲,一边高喊他的名字。
听声音不像是熟悉的人,挺陌生的。
大白天的,不怕强盗上门,他放下碗筷,走到门口,打开门。
一看,来了三四个人,全是年轻人,年龄最大的不超过三十岁。青一色飞鱼服,腰悬绣春刀,个个神情威武,一脸认真。
“你们是谁?有什么事?”老头心里忐忑地问。
一个打铁的,怎会惹上官府的人?又没有犯错?
一个锦衣卫问:“你是高老头?”
老人点头:“我就是。”
“你打铁一个月赚多少银子?”锦衣卫问。
高老头说:“不多,也就三五十两。”
“给你一百两,帮你找个活,还很轻松,你干不干?”锦衣卫问。
高老头一听轻松的活,当时就答应下来。
正瞌睡呢,有人送枕头,还不赶紧接住?
不过高老头问:“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找我?我去能干什么?”
锦衣卫看出他不相信,就对他说:“我们奉皇上的旨意来请出色的铁匠,准备制造一大批新武器。”
“这是一个秘密,现在无人知道要干什么。”锦衣卫说,“你收拾换洗的衣服,跟我们走就是了,保证不忽悠你。”
“啊——”高老头懵圈了,“还要离开家啊?”
“废话,给朝廷做事,岂能随便?当然是有更好的环境。”锦衣卫说着,拿出契约,让高老头按手印,当场给他一百两银子。
于是,高老头与妻子话别,之后跟着锦衣卫来到武安县。
这儿,原来是工部尚书孙强良借皇家之名建立的一个冶铁中心,孙强良倒下之后,李元基接手这个中心,改造成皇家冶铁中心,准备大量制造燧发枪。
先给九门的侍卫配上枪,再给锦衣卫配上,之后准备秘密建造一支军队,打造出大夏的新火器营。
不仅高老头一个人茫然无措地来到武安县冶铁中心,附近几个县技艺高超的铁匠都被秘密带到这里,被安排新工作,用手工打制枪零件。
每个人做的零件都不一样,类似于后世的流水线工作。
就是他们知道做的是枪,也无法把技术泄露出去。
只会做一个零件能管什么用呢?
就算全部懂零件,仍然不管用,还有子弹和火药这最关键的步骤他们没机会学到手。
李元基故意让他们不懂,如此高科利器,岂能让外人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