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希起身把玻璃瓶放回板车。
在九十年代,有个营销热词,叫做出口转内销,类似于21世纪的外贸尾货。
其实出口转内销这事,八十年代初已经不是秘密了。
比如京城的服装厂,每年都有很多国外不要的订单,这些货,要么挤压在库房,要么被人低价买走,拿去魔都羊城等地销售。
其实不必把货运的那么远,在当下的秀水街就能消化掉很大一部分。
如果他没记错,自己大舅哥在服装厂当了个小领导,或许能从他那儿,拿到一批挤压的外销货。
“金文,有没有五百块钱?”
他问道。
“五百?希哥,我现在身上五毛钱都凑不出来。”
金文开始哭穷。
“那咱们发财大计得往后延一延了,这样吧,你留我个地址,等我筹到钱,咱们在一起发财。”
李存希也就是随口一问,并不指望金文能拿出五百块。
金文忙推着车追了上去:“希哥,您给我透个底,如果我拿出五百块,您能让我一年赚多多少?”
“最次当个万元户。”
李存希回道。
“万元户,感情好啊。”
金文听得双目放光。
他要是成了万元户,那个瞧不起的岳母,不得屁颠屁颠把闺女送上门来。
想罢。
他赶忙说道:“希哥,虽然我没钱给你当本,但我家老爷子有啊,他当初在厂里救人,被机器砸断了腿,赔了一千三百多块呢,我问他要,他肯定给。”
“你就不怕我骗你?”
李存希笑问。
“嗨,希哥你这话说的,你赚钱本身我门清儿,我不信你,信谁,赶紧上车吧,我带你去找老爷子要钱。”
金文拍了拍车后座。
李存希跨了上去:“走吧。”
“得嘞。”
金文骑上车子,往东城区蹬去。
两小时后。
两人来到秀水街。
金文趴在车上,累得和孙子一样。
“哎~哎~~希哥,看到那第一个摊子了没,那就是我爸妈的摊子。”
李存希大致看了一眼,不大的街道,只有零散几个摊子,多集中于街口位置。
南街口一家水果摊,一家蔬菜摊,一家卖冰棍,一家卖瓜子,一家卖冰糖葫芦,全是吃食。
北街口,有俩个卖衣服的摊子,款式单一,并且以素色为主,还有卖袜子,花鸟,以及小百货。
此刻,正有两个老外在光顾卖小百货的,老板显然也不会外语,对着老外胡乱比划,又拿着自己卖的东西,演示使用方法,最终在老外掏出一张一块钱外汇券,拿走一根痒痒挠。
金文休息了一会儿,带着李存希来到水果摊前。
水果摊不大,就是一板车,卖的东西也很简单,只有苹果,车外有张牌子,写了三毛。
至于是三毛钱一斤,还是三块钱一斤,抑或是三毛钱一个,三块钱一个,这全看老外自己悟了。
“爸,这位是我哥们李存希,人特牛逼,一张画能卖老外50块外汇券。”
“金叔好。”
李存希笑着叫人。
“呵呵,你那些狐朋狗友,甭介绍给我,我不感兴趣。”
金父斜睨了李存希一眼,没给儿子好脸。
金文顿时觉得丢了面子,上前与父亲掰扯起来:“爸,要换做我以前朋友,你骂了就骂了,因为他们确实混账,可希哥不一样,人家是能人,会正儿八经的外语,还有,希哥老婆是咱们京城大学的学生,人家两口子都是文化人,你得放尊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