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李世民曾经也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李神通曾经也是“山南道安抚大使”
可见,李渊当时把杜伏威的地位拔高的,就差封一个“三公之位”,就能和李世民平起平坐了。
而李渊对杜伏威这么好,就是看重了杜伏威在江淮的地位和实力。
原本江淮一带是三足鼎立,除了杜伏威还有李子通和沈法兴。
先是李子通击败沈法兴,接着杜伏威又打败了李子通,这时,杜伏威成了江淮真正的霸主。
正在杜伏威春风得意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击败了窦建德和王世充,当时的天下只有少数几个割据势力还存在。
杜伏威虽然归顺了唐朝,但只是名义上的,唐朝对江淮一带没有任何干涉。
等李世民灭掉其他割据势力后,李世民是随时都可以进入江淮的。
为了避免李世民的到来,杜伏威主动请求前往长安,不负责江淮了。
李渊听说之后也很高兴,为了给后来人做好榜样,李渊给杜伏威的封赏非常高。
除了原来的封赏不变外,还把杜伏威的地位提高了,让他在齐王李元吉之上。
这一切也都是李渊的政治手段,就是为了宣传杜伏威在长安过的好。
因为当时的李渊还处在诏安阶段,肯定会树立这样的榜样。
杜伏威离开江淮之后,他原来的部队就发生了动乱,士兵们在辅公祏的领导下造反了。
大家都是一起当山贼,一起投靠大势力的,凭什么你过的那么好?
难道忘了,当年是我偷姑姑家的羊养活的你?
手下叛乱,还是他的好兄弟,杜伏威这些日子不好过,后来,莫名其妙的死了。
死后,李渊剥夺了全部官爵,还把他们全家都收归“官贱民”。
这都是李渊的常规手段了,李神通就是被人诬陷造反,然后被剥夺了一切官爵。
直到李世民登基之后,又给杜伏威平反,还放了他的一家。
李世民是欣赏这样的猛男,草根逆袭的典范,英雄惜英雄。
就给杜伏威的儿子,杜铜封了个广州都督的位置。
而广州在唐朝,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旁边就是交州,盛产珍珠。
杜铜知道,自己父亲是吃了在朝中没人的亏,不然也不会在死后,被人诬陷说是部下造反的幕后之人。
当时哪怕有一个人为父亲说话,他们一家也不能做了几年的贱民奴隶。
所以杜铜一出来,就想方设法的在长安弄个宅子,娶了一个长安的寒门女子。
他也想找个好的,但经历不好,别人看不起他。
后来,媳妇的弟弟考上了科举,当了官,也算是在长安有个能说话,帮忙办事的。
李安静在把这位“大唐第一位异姓王”的事情告诉了李恪,李恪也明白了,这是想仗着昏君的赏识,欺负本大王。
正是逆天,你也不打听打听,本大王怕昏君吗?
李恪也不和这些人在这里闹了,准备回长安找杜家人算账。
本大王是出了名的,不记隔夜仇,有仇都是当天报。
李恪回到长安,大发人去到处打听,杜家的宅子在哪里。
结果锦衣卫没找到杜家,反而把那个在矿场和李恪有过一面的县尉带来了。
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