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关于唐家的消息传到了不少人耳中,都知道机械厂有个姓唐的,把孩子扔在家里,害的孩子被打傻了。
这一番传言,让机械厂的名声也降了一些,不少人都在机械厂门口看热闹。
唐老太太还在派出所关着,唐建国上上下下跑动,找了唐园好几回,都被医生护士,或者是留下来照看的钱婶拦了出去。
拦截的由也很充分,怕唐园再受到刺激,病情加重。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的闹剧,让厂里加快速度给了方案,给唐建国停薪留职十六个月,让他在这十六个月回乡下照顾老人。
消息是钱婶传递的,派出所的人过来问了她的意见,在她点头之后,回去将老太太放了出来,连带着唐建国一起,都送回了乡下。
一直到唐园出院,都没有再见到唐家人。
等唐园再回到机械厂,听到的关于机械厂的消息都是好的,说机械厂有人情味,愿意保留职位,让人回去照顾亲妈。
这年头职位是很值钱的,厂里愿意保留,已经仁至义尽。
甚至唐建国的名声都比之前好了一些,话里话外都是“不说别的,至少他人是孝顺的”。
当然,唐园的名声更好。
回到厂里的半天,她耳朵里钻进了几十上百个“缺爱”,说她就是从小到大没有得到爱,所以唐建国对她好一点点就让她心软,连钱都不要,就愿意放出唐老太太。
在机械厂刻意推动之下,唐园是放了老太太的人,而让唐建国回去照顾老娘的主意,是机械厂出的。
主要是不好让大家知道唐园的想法,要是让大家知道厂里是因为唐园的意见才让唐建国停薪留职,厂领导还有什么面子?
现在这样是皆大欢喜,唐园愿意原谅老太太得了好名声,厂里让唐建国去照顾家里人,还给他保留是职位,是人情味足,甚至这样的结局,厂里厂外大家都很满意。
暗念“怒其不争”一点没有影响,那些话里话外孝道孝顺施压的,这次也很满意,对唐园和厂里都挑不出丁点毛病。
锅炉房里的大家,几乎都是“怒其不争”。
“小园就是太心善了,依我说就应该拿那五百块,现在倒好,还把人送回去照顾老娘,一点惩罚都没有,气死了。”
“就是,拿五百块多好啊,你那五百块给自己养身体啊。”
“难过,跟自己丢了一笔钱一样难过。”
“小园,你怎么……你是不是傻啊!”
说着话,手指往唐园脑袋上碰了碰。
边上有人制止:“哎哎哎,可不能碰,医生都说了,小园这脑子不要再受刺激了,算了算了,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说了。”
“唉,好了好了我不碰,我就是生气,怎么会……”
“我也生气,但没办法。”
唐园抿了抿唇,她是真觉得让唐建国回去,是对他最大的惩罚,至于钱,只是五百块而已,她自己也能挣。
不过有些话她不好说的太明白,只能任由大家气恼。
就在这时,有人在门口喊她。
唐园抬头,看到站在门外的张秀梅,立即起身走出去,看到对方眼中熟悉的“同情”眼神,已经习以为常。
就当这些同情都是给原主的吧。
“厂里知道你的情况,特地让我过来给你送这些,”张秀梅把一摞钱票放在唐园手里,“眼看着天气要凉了,你手里的票可能不够,这里有布票还有棉花票,还有些钱,你可以拿去换布换棉花,以后在厂里好好过日子,有什么事可以找厂领导,知道了吗?”
唐园想要推回去,被张秀梅按着握住拳头:“收下吧,这是厂里对你的一片心意。”
听到这话,她只能点头,回到屋里,大家都满意地看着她手里的钱票。
“这次算厂里做了点好事,不然我真生气,就这样轻拿轻放了。”
“还不是刘红梅……”
“哦,对,肯定有她在背后出力。”
唐园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有关刘红梅的事。
这次唐老太太过来,刘红梅肯定也参与了,只可惜这是唐家的事,没办法扯上刘红梅,不然她真想让刘红梅跟着一起下乡。
……
“爸!您怎么能这样做呢!建国他已经很多年没种地了,这次回去肯定要遭罪的,您这次也太糊涂了!”
“怎么跟我说话呢?!”刘父将碗摔在桌上。
“爸,”刘红梅坐在他面前,“您就让他回来吧,十六个月呢,这也太久了,他回去这么久,回来您孙子都不认识他了,他是真的知道错了。”
“现在知道错了,早干什么去了?他娶了你就可以不管原先的女儿?不多管就算了,让他女儿在老家被打被骂,被敲破头?你是我女儿,我对你多好,你呢,怎么会这么做事?”
“我不知道啊,我真不知道,”刘红梅连连摇头,“我想着那边都是她家里人,就算对她不算太好,总能养活,谁想到会是这样,早知道会变成这样,当初……当初我可以把她带到身边养着,对,带到身边,爸,您让建国回来,我们一起养那孩子,好不好?”
“晚了!”刘父重重地拍了下桌子,“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看你是跟那个唐建国学坏了!”
“爸!”刘红梅听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几个字,心里刺痛,眼眶瞬间红了,“我在您心里,就是这样的人吗?”
刘父转了转方向,不再看她:“这是厂里的决定,人也已经走了,你别说了。”
“爸……”刘红梅的声音有些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