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穿到北宋开饭馆 > 第99章(第1页)

第99章(第1页)

大哥去的早,他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但在娘心里肯定不一样。那是爹娘的第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养到八九岁,眼看着就能长大成人,突然一场急病人就没了,心里怎麽可能不难受?

後来娘怀景哥儿的时候说时常梦到大哥,去庙里烧香拜佛那些大和尚说这是大哥和他们家缘分未尽,大哥已经病逝,何来缘分未尽?

所以景哥儿出生後取名字,他和子由不约而同都选了个“殊”字。

大哥是大哥,小弟是小弟,不能混为一谈。

随着景哥儿长大,臭小子调皮捣蛋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眼看不到就能上树翻鸟窝,娘也不再觉得这是大哥和他们家缘分未尽了。

毕竟大哥自小老成,比子由小时候还稳重,而小弟的性子和老成稳重根本不沾边,甚至是背道而驰,除了模样再也找不到和大哥的相似之处,这算哪门子的缘分未尽?

现在景哥儿高烧喂不进药,娘肯定又想起早逝的大哥了。

苏辙听完,面无表情,“二哥,你怎麽不说景哥儿上树翻鸟窝是你和他说鸟窝里有鸟蛋,掏完鸟窝之後你们两个一起被娘骂了一顿?”

苏轼:……

他说什麽来着,景哥儿的性子和大哥没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

如果他们景哥儿是大哥和家里缘分未尽,那麽说他和子由是一对性情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弟都说得过去。

王弗和史云了然,又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感觉实在帮不上忙,只好各回各院等等看爹能不能请到好大夫。

景哥儿吉人自有天相,他救了无忧洞那麽多可怜人,老天肯定舍不得把他收走。

就算有大功德要收他做仙君,那也得等到百年之後再收。

待到室内安静下来,程夫人看着躺在床上的幼子,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苏八娘没有说话,只默默坐在旁边陪着娘亲。

……

皇宫之中,皇帝看着面前一溜儿老臣,再看看奏折上写的东西,面色铁青,“只一个下水沟,竟然藏了数千贼人,开封府平日都在干什麽?贼人钻进下水渠就能高枕无忧,还要王法有什麽用?”

官家很少生气,平日里朝政再气人他都能稳如泰山,可这次却难得坏了涵养动了气。

辽国西夏那边战事纠纷是祖宗留下来的旧疾,他能解决再好不过,解决不了还有下一代能继续努力。

无忧洞也是祖宗留下来的旧疾,但是无忧洞在京城,是整个京城的下水渠。

外城有下水渠,内城有下水渠,宫城也有下水渠。

如果不是刚刚清剿过,可能他们谈话的时候脚底下就有人在偷听。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这和将全副身家暴露在贼人面前有什麽区别?

包拯沉声道,“开封府正在审讯相关人犯,此事涉及颇广,甚至牵扯到不少宗亲,臣今日上奏正是求一个便宜行事之权。”

皇帝顿了一下,坐回去,“怎会涉及宗室皇亲?”

包拯没有开口,这次回话改成八王爷,“回官家的话,无忧洞中不少贼子靠略卖人口谋取暴利,他们将拐卖的幼童妇人卖到青楼亦或是高门大户为奴为婢,宗室皇亲中不少人家都曾在那里买过奴婢。”

略卖人口绞立决,这买良民为奴婢也不能不罚。

此事涉及到的权贵太多,包拯无法将所有买卖良民的权贵绳之以法,只能先来宫里讨个便宜行事之权。

高门大户规矩多,买卖奴婢不能放到明面上,也不会由主人家亲自出面,即便真的较真去抓,能抓到的也不过是几个替罪羊。

可是抓得到抓不到是一回事儿,去不去抓又是一回事儿,不管涉及到的权贵有多少,开封府的态度必须摆出来。

皇帝有些犹豫,“此事牵扯甚广,若挨家挨户的去查,宗室皇亲必定有怨。八叔,朕下一道旨意让所有宗室以後谨言慎行,此事到此为止,您看如何?”

八王爷:……

八王爷嘴角微抽,觉得这样不如何。

无忧洞里能藏匿那麽多人的原因找到了吗?没找到就再反思反思,看看归根结底到底怪谁。

八王爷没反应,包拯听到这里已经控制不住脾气,王丞相和庞太师看到他的脸色不着痕迹的挪远一点,挪的时候还不忘给八王爷使眼色让他及时避开。

果不其然,他们的脚尖刚刚挪动,眼前紧接着就上演了包黑子御书房骂官家的名场面。

这不是第一次,应该也不会是最後一次。

皇帝很苦恼,被骂也没法还口。

他知道此事就此为止不太好,但是涉及到那麽多权贵,稍有不慎就会惹出乱子,左右无忧洞中的妇孺已经全部救出,只要以後让街道司和都水监加强管控不让水渠沦为盗贼的窝巢,高门大户想买奴婢也没处买。

写道圣旨骂骂就算了,真要喊打喊杀实在不好看。

包拯气的黑脸快要变成红脸,额间月牙都反射着凶残的光芒。

什麽叫以後让街道司和都水监加强管控不让水渠沦为盗贼的窝巢?街道司和都水监以前不管无忧洞是不想管吗?

大宋几代君主对燕云十六州望眼欲穿,至今没有收回来是不想收吗?

还喊打喊杀实在不好看,养出一群欺上瞒下作威作福的蠹虫就好看了是吧?

知道无忧洞怎麽发展成这麽大的规模的吗?都是官家的纵容!

如果不是官家纵容,权贵没那麽大胆子为非作歹,没有权贵在背後给无忧洞的贼首撑腰,京城就没有那麽多被拐子拐走的妇人小孩。

苏小郎先前说过一句话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权贵出钱,无忧洞拐来的幼童无法高价卖出,他们定然不会猖狂到在京城四处作案。

卖到花楼的姑娘是少数,无忧洞出去的孩童大部分都进了权贵的府邸。

官家还觉得没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