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但不知这位公主的来历。”
“这位定阳公主可是陛下唯一的子嗣,被陛下视为掌上明珠,从不轻易外出,你能在宫中遇见,也称得上是奇事一件了。除此外,可还有别的收获么?”
姜漓摇了摇头,而上官皓则掏出了一封塘报递给了她。
“这件事情可是让兵部尚书颇为头疼,老夫想听听你的看法。“
姜漓拿起塘报仔细看了起来,约莫一炷香后,便将塘报放在了一旁的桌案之上。
“如何?”
“丞相,依姜漓看来,此事不过是由士族所引起的一场叛乱,平乱想必不是难事,但却让兵部尚书犯难,在下猜测可是无人领兵所致?”
上官皓听后笑道:“和老夫所想一致,自从与塔坦和解后,许多将领便卸甲归田了。这些年,朝中亦没有出现一个能征善战之人。所以,老夫想听听你有无合适的人选。”
“在下见识浅薄,看人自然比不上丞相。”
“但说无妨。”
姜漓不明白上官皓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执意要让自己举荐领兵之人,这也未尝不失为一个培养自己势力的机会。思索半刻后,姜漓给出了她的人选。
“孙听海,董乾。”
上官皓捋了捋胡子,良久后说道:“想起来了,这二人你曾在信中大肆夸赞,尤其是董乾,老夫记得你说他精通兵法?”
“是,此人多次参加乡试,却从未中举,空有一身本领,却无用武之处。以他的才华,当一个县丞却是大材小用了些,刚才丞相让在下举荐平乱之人,便想起了他。”
“嗯,不过为何还有孙听海,此人莫非也有过人之处?”
“孙听海虽不如董乾。不过已在上田县相处了半年之久,对董乾了解的最深。”
上官皓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后生可畏啊,明日朝堂上,老夫便将这二人举荐给陛下。”
朝天殿内
唐安怒视着群臣,整个殿内一片沉寂。许久,唐安说道:“诸位,知道这些士族为何突然起兵反叛吗,他们是痛恨朕和塔坦人和解,痛恨朕让他们无功可立。”
“陛下,如今的大律,却已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了。”
唐安看向了说话之人,语气中参杂了些许无奈。
“丞相,难道便让这些士族如此作乱下去吗。”
“非也,大律如今虽无将可用,但并不缺乏为将之人,有两人,臣以性命担保,定能平乱。”
“哦?丞相所言为何人。”
“上田县县令孙听海,县丞董乾。”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有人站出来反驳。
“丞相大人,为何选两位籍籍无名之辈前往平叛,难道我大律无人可用了吗。”
“是啊,此二人岂可与那些士族相抗,这岂不是螳臂当车”
但不管众人如何劝阻,上官皓并不为所动,依旧说道:“陛下,臣以性命作保,若不能平乱,臣愿以死谢罪。”
唐安见上官皓态度决绝,起身说道:“诸位不必再议,朕意已决,此事便依丞相之意照办。”
“陛下圣明。”
上田县衙内,孙听海和董乾正在桌案上下着象棋。
“听海兄,你输了。”
孙听海摇头说道:“这局不算,再来。”
“哈哈哈,好。”
两人刚把棋子摆好,一名衙役忽然跑了进来,跪在地上说道:“二位大人,朝廷的金虎卫到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齐声问道:“金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