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
“好嘞,你们先坐着”,冬至说着就赶紧往厨房跑,告诉李青禾已经有客人点名要卤菜了。
李青禾看着锅里的卤菜,心想应该也卤得差不多了,便麻利地把这些卤菜夹出来,切好后每样都放一些,又加了几片青菜,分作好几碟,跟冬至一起端出去。
几个客人本是满怀期待,哪知端到面前的竟是一碟下水鸭掌之类的边角料,心中便有些不满,刚刚闻着这么香,还想着是些什么好东西,一时也不着急动筷了。
李青禾见状便笑道:“客人们尝尝看,保证与你们以往吃过的味道有所不同。”
几个客人听到李青禾的话,想着这家店其他菜式的味道都不差,说不定这卤菜也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这几人也谨慎,问:“那这一碟是多少钱呢?”
“这一碟只需八文钱”,李青禾笑道。
“倒也不贵”,于是几人纷纷动筷,等一尝道滋味,心中更满意了,口齿留香,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做的,下水也能好吃成这样,要是有点酒就好了。
“店家,有酒吗?”
“自然是有的”,李青禾笑道,在21世纪卤味配啤酒,这会儿没啤酒配米酒也是不错的选择,她早就去酒庄买了好几坛酒回来候着,卖酒水的利润也不低呢。
于是就让冬至给这几个客人上酒。
幸好买了材料多,被卤菜香味吸引进来的客人接踵而来,有些客人直接就在店里面喝酒或者吃米饭,有些客人则是买回去要跟家人们分享,申时一过,下水鸭货就卖完了。
李青禾交代秦氏剩下的卤汁别倒,这卤汁是越煮越香的,明日可以接着用,等隔些时日香味变淡时,再加些香料下去即可。这样一来,卤菜的成本就用不了多少,利润还挺可观的。
还让秦氏给保密些,可不能让外人知道了这个配方。她就不信别地酒楼食谱还能把这个卤菜给学了去。
刚推出的蛋黄酥没几天就被醉霄楼抄了去,知道这件事后,她郁闷了好几天,不过这也在她的意料之内,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自已只是运气好,出生在21世纪,见识比他们多些罢了,若要跟他们比智商,她估计会被碾压成渣。
九月二十九日这天,飒飒秋风,落叶被吹得漫天飞舞。
一阵凉意吹进了马车里,方桃拿起一件外袍披在了李青禾的身上,“都让你多出穿点了,不听话。”
李青禾吐了下舌头,俏皮地道:“等会儿太阳升起就不冷了呗。”
今天是大堂哥李承安的大喜之日,虽然不是很喜欢大房那边的人,但是她还没见过真正的中式婚礼,有这个热闹她定是不会错过。为此她们天一亮就出发了,应为上午新娘子就到了,听说新娘子是杨氏布庄的小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也不知道在农村能不能生活得惯。
李青禾跟方桃在村口就下了车,村里的路不够宽,就不麻烦车夫把他们送到家门口了。
两人提着不少东西往村北走去,她们没有去自已的院子,而是来到了林狗儿的家。新房子还是盖在原来的地方,陈氏就带着菱儿和林狗儿住进了林狗儿家的房子暂住一段时间,等到新房子建完在搬回去。
林狗儿家没有院子,这会儿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正坐在门槛上吃柿子。
“娘,大姐”,菱儿看见两人,笑着喊了一声,然后站起来,把柿子往林狗儿手里一塞,就迈着小短腿像颗小炮弹一样,向两人跑过来。
李青禾手里的东西少,抢先一步把小炮弹接在怀里,亲了一口,“想大姐不?”
“想,嘻嘻”,菱儿笑得前仰后合。
听到声音的陈氏走了出来,笑道:“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嘻嘻,我想去看新娘子进门”,李青禾道。
“那还得好一会儿,接亲的队伍都还没上路呢,你们先进来休息一下吧”,陈氏接过李青禾手里的东西,招呼这两人进去。
婚礼
李青禾抱着菱儿,跟林狗儿面对着面坐着嗑瓜子吃零嘴,林狗儿现在没有刚开始那会儿怕生了,不过胆子还是有些小,李青禾不主动给他拿瓜子,他就静静地望着姐妹两人。
“不用客气,想吃啥就自已拿,没有的话跟奶奶说”,李青禾有些无奈,这小孩太怯懦了,容易被欺负。
林狗儿一边慢慢地嗑瓜子,一边点点头,还会把瓜子仁用手剥开拿给菱儿吃。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人喊“花轿准备到村口了”。
李青禾赶紧把菱儿放下来,起身道:“走,我们去看新娘子。”
说着就带菱儿跟林狗儿出门了。
方桃无奈地看着女儿风风火火就出门了,把带回来的东西整理一番,问陈氏:“我们要带贺礼去吗?”
“不用带了,贺礼我已经送过去了,等会儿人到就行”,陈氏送的贺礼只是按照村里平日的规格,她可不乐意送太多,大房那边过了这么久好日子了,也不会缺自已这三瓜两枣。
李青禾带着菱儿和林狗儿急急忙忙走到村口,这会儿已经很多看热闹的人在候着了,毕竟这可是秀才娶妻,娶的还是城里富家小姐,那多新鲜呀,而且平日村里有喜事,新娘子最多就是坐个牛车,听说李家这次是花了大价钱租了轿子的呢。
很多人为了看今天的热闹,连活也不干了,小孩子跑来跑去,妇人们成群边看热闹边闲聊,更有一些待嫁小姑娘在不远处看这边的动向。
“青禾,来这里”,穿着一身打着补丁麻布短衫的张招娣站在一棵树下,她那里人少,见李青禾来了,笑着招手让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