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别说了。”许父一挥手粗鲁地打断她的话,二妹三妹和许小弟吃饭上学都需要用钱,“说这么多,贷款到最后还不是照样得还?直接给我们盖章。”
一听这话,班主任也有些气愤。许熙一直是她眼中的好苗子,做了她两年的班主任,她早就了解到许熙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家长根本无法沟通。
许熙还是未成年人,再怎么挣扎也拗不过两个老油条,更何况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他们硬着要让许熙辍学,连法律都没法惩治他们。
许父许母事情办完后也没瞒着,大剌剌在大家族群里宣布了这个消息。
底下的聊天风向出奇的一致,有的说辍学也好,早点到社会锻炼还能给家里弟弟妹妹引引路;有的已经开始推荐让许熙学什么技术,一个月能赚多少多少钱云云。
这些平日里根本不关注、不了解、不在乎她死活的人,突然变得“关心”她起来。
最后,是许熙的姑姑说了一句,让许熙来我这吧。
-
八月将尽。许熙只身到了平城。
平城是一个十八线外市偏僻小城,经济落后,不通高铁,在地图上都很难寻到。
从原来所在的省会到平城,私家车四个小时,大巴车要五个多小时,后者票价只需前者的一半。
大巴车上有种说不上来的味道,人挤着人,大爷指点国际局势的声音、小孩哭闹的声音、大妈嗑瓜子的声音混乱在一团,许熙耳朵里塞着带线耳机,把眼镜摘下来,虚握在手中,坐在靠车窗的位置。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许熙从全省最好的中学转学到了外市不知名小县城的一所高中。
她姑姑出了面,并且在私下不知道同她父母说了什么,得以让许熙换个地方继续学业。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猜到,许父许母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无非就是许姑姑同他们说些许熙来我这里不用你们再出钱、起码让许熙读完高中以后也更好找工作赚钱等话。
许父许母一合计有利可图,不然他们不可能就这么放走一个“劳动力”。
平城只有一个客运车站,进出口狭小,许熙背着双肩包,拉着一个小行李箱走出闸门。
“去哪啊?”
“去不去明山?5a级景区!”
“一中五块,二中八块——”
……
行李箱轮碾过地面上零碎的小石子,许熙忽略掉车站周围一众的揽客声和黑车招牌,四处张望着寻找来接她人的身影。
她找了许久,未果后打开通讯录,正准备按下备注为“姑姑”的号码,再一抬头,不远处一个穿着玫红色裙子的女人边打电话,边朝她这边招了招手。
许之玉对着手机那头嘱咐:“在学校有什么事随时跟家里联系啊儿子,注意身体,行行行,不说了,我和你爸准备接你许熙表姐。”
许熙瞧见女人挂了电话,朝她走过来。
“小熙?”
许熙慢慢地眨了眨眼,辨别出来人,喊了声姑姑。
许之玉是许家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在许熙的记忆中,她性格温柔善良,对家族里的孩子们都多有照拂。
许之玉穿着高跟鞋哒哒哒走到她面前:“长大了,差点没认出来。”
许之玉的丈夫,也就是许熙的姑父也跟了过来,和她打了招呼,看上去是个开朗热情的男人。
他们今天开着私家车,许姑父接过许熙的小行李箱,手刚一掂,就讶异道:“这么轻啊。”
许熙行李箱里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和几件换洗的衣服,就没有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你表弟只比你小了不到两岁,还是娇气的很,在外面住都得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全带上……”许姑父把许熙的行李箱放进后备箱,“对了,你小姑还没告诉你吧?你表弟被省会三中录取了,那学校肯定是不如你们附中,但也是个省重点,上个星期刚走,不然你们还能见一见。”
“现在的学校啊,初升高成绩一出来,就争着抢人。只要分数够高,连外市的都抢,本来我们是打算让你表弟在本市高中上的,离家也近,结果没想到收到了省会三中招生组的电话。”
“行了,说那么多,”许之玉用胳膊肘杵了他后背一下,“赶紧开车。”
许之玉坐上副驾驶,扭头同坐在后座的许熙讲话:“这都多少年没见了,都长成大姑娘啦。”
许爷爷许奶奶去世的早,没有了长辈从中联结,一大家子便也很少聚在一起,基本都是各过各的小家庭。
“个子瞧着都长高不少,”许之玉笑着说,“有一米七了吧?”
许熙坐在后座,如实回答:“穿鞋刚到。”
之前在学校和温丽姝一起测量身高,她没脱鞋刚好到一米七。许熙是高中这两年才猛长个子的,初中的时候,她又矮又瘦,小小的,看上去还有些营养不良。
“小熙,这头发需不需要剪剪?记得你一直都留短发。”
听到许之玉的询问,许熙下意识侧眼看向自己黑色的发梢,因为没有修剪此刻有些凌乱地散在肩头。
许熙犹豫了一下:“之后长长了我扎起来。”
现在远离父母了,他们控制欲再强,也管不到。
许之玉家住在居民小区中,刚一打开房门,一个小女孩听见声音就冲了过来。
“爸爸妈妈!”小女孩张开双臂撒娇,“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呀,我都饿了。”
“哎哟,让爸爸看看有多饿。”许姑父进了门,一把抱起小女孩,“不是才吃过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