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顾伯爷的三子顾炎在云雀楼用膳时。偶然遇到了上官大人及其亲眷,当时我们谈论了他被状告之事。”
西王一听,喜上眉梢,急忙插话,“是啊,那天很多人都看到了,之后五弟还亲自去了上官家。所以儿臣才……”
晋安帝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闭嘴!”
顾伯爷认为现在是时候让自己站出来为临王说话了,于是他对西王说:“西王啊,既然你知道那天生的事情,那你为什么不向陛下禀明,那些人是怎样诋毁临王殿下的呢?”
“陛下,老臣痛心疾啊!”顾伯爷声泪俱下地哭诉着,“我家那兔崽子被骂骂也就算了,可他们竟敢辱骂陛下的儿子!”顾伯爷的表演可谓是精彩绝伦,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晋安帝却只是微微皱了皱眉,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或愤怒。
顾伯爷接着说道:“更可恶的是,他们竟然说王爷无权无势,无人愿意在他手下做事,所以才收了我那不孝子!”说着,他又呜呜呜地哭起来,好不悲切。
晋安帝看着眼前的闹剧,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侧过身去问司徒允,“到底生了什么事?”
司徒允却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没事。”
同时,司徒允偷偷瞥了一眼正拼命演戏的顾伯爷,心中暗自好笑。他心想:“这老家伙还真能演,不过这样也好,省得自己再费口舌解释了。”
于是,他决定顺着顾伯爷的意思继续下去。清了清嗓子,对晋安帝说:“父皇,儿臣选择顾家三公子顾炎,是因为顾家此次没有任何宗亲族人牵扯案件。”
晋安帝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个理由。他转头看向顾伯爷,语重心长地说:“顾卿,你管家有方啊!”
顾伯爷连忙跪下谢恩,感激涕零地说:“老臣谢陛下赞誉,都是按着祖宗家训行事。”
众臣们纷纷抽了抽嘴角,心中暗想:“这顾家是够奇葩的,一家纨绔子弟,自然没有人参加科考,也不会有宗亲族人牵扯案件。”
晋安帝嘴角微微抽搐,有些无语地看着他,心里暗自嘀咕:这老小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去看顾伯爷,而对着司徒允淡淡地说道:“继续吧。”
“是,父皇。”司徒允应道。
“隔日,上官大人的妹妹便来替兄长接受状告之事。”
一听到临王提及自己的女儿,上官丞相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仿佛能滴出水来。
而另一边的刘丞相则暗自偷笑,心中暗想:临王毕竟还太年轻啊!
“父皇不知,正是因为她无意间的一句话,让儿臣豁然开朗。”司徒允抬起头,面带微笑地望着晋安帝,眼中闪烁着一丝得意之色,似乎在向人炫耀着什么,期待着别人的夸奖。
晋安帝好笑地看着露出些许孩子气的人,脸色渐渐缓和下来,饶有兴趣地问,“哦?怎么说?”
“她看到儿臣那高高堆起的状纸时,惊讶地感叹道,‘我朝怎会有那么多人需要通过科举舞弊呢?’”
临王顿了顿,接着说道:“儿臣当时听闻此句,犹如醍醐灌顶。我朝人才济济,通过正规科举者大有人在,又何须靠舞弊来取得功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上官丞相假意请罪道,“陛下,小女年幼无知,胡言乱语罢了。”
晋安帝目光如炬,“朕倒是觉得她说得颇有道理。”
临王看上官丞相要再言,赶紧抢先一步,开口道:“父皇,上官姑娘还向儿臣举了一个例子。”
“哦?说来听听。”晋安帝饶有兴致地问道。
“她说,城郊的安民村曾经被乡绅们压迫。虽然大家愤慨,但真正要去状告乡绅时,还是村长一家一家又游说,大家才愿同心协力的去讨回自己的田地。”。
众臣闻言,纷纷看向临王,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所以儿臣也推测了一番,如今状告科举舞弊都是寒门学子,而且他们状告的皆是京城权贵之家。一张状纸看着不起眼,这堆状纸看着就很奇怪了。”司徒允继续说道。
“嗯,确实有些蹊跷。”晋安帝点了点头,示意临王继续说下去。
“于是,儿臣猜测这些寒门学子背后可能有人煽动和组织,不然他们怎么会如此齐心协力地状告京城权贵呢?”临王分析道。
“不错,有道理。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调查此事?”晋安帝问道。
随后,司徒允抬头看向晋安帝,“请父皇赦免儿臣的罪,儿臣先从那个状告上官大人的秀才郑书言入手,了解一下他为何要状告上官大人。所以昨日我才请了上官姑娘一起去天德书院,问案。”
晋安帝微微皱眉,“你何罪之有?”
司徒允连忙跪地,低头道:“儿臣未经请示,私自请涉案之人的亲眷一起前往天德书院查案,还请父皇恕罪。”
晋安帝轻轻叹了口气,摆摆手道:“罢了,念在你一心为公的份上,朕便不追究了。”
她心中一喜,忙磕头谢恩:“谢父皇!”
这时,一众的官员们心中一喜,纷纷表示赞同临王的做法,并将他们现的问题一一禀报给晋安帝。
晋安帝频频点头,脸上浮现出赞赏之意,“如此看来,科举舞弊一事,确有蹊跷。”
他看向司徒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这案子还是由你去办吧,务必彻查清楚,不得有误。”
临王再次跪地叩,“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喜欢五小姐快逃,王爷来谋妻了请大家收藏:dududu五小姐快逃,王爷来谋妻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