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而停下思考,时而又快下笔,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改造后的温馨画面。
在设计自家房屋改造图的时候,陈宇凡甚至比改造工厂零件的时候还要更加认真。
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设计图终于完成。
陈宇凡看着图纸,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这个家的模样。
改造两间房屋自然不是什么小的工程,陈宇凡最近工作也比较繁忙,所以亲手改造是不太可能的。
他决定要去街道处联系王主任,看看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施工队。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日,不用上班。
陈宇凡将设计图用一块蓝色的布包好,放进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了四合院。
今天的天气非常不错,虽然是秋天,但并不感觉寒冷。一路上,街边的老槐树叶金黄,连绵不绝,化作了四九城秋天的美好图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偶尔有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路上的行人大多穿着朴素的灰色或蓝色衣服,有的人推着自行车,有的人提着菜篮子,大家都在为生活忙碌着。
陈宇凡来到了街道处,这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式建筑,门口挂着一块写有“街道办事处”的木牌。
走进院子,里面种着几棵枫树。
枫树则红得似火,热烈又张扬,与灰瓦白墙相映成趣,院子里摆放着几张长条凳,偶尔有几位老人坐在上面晒太阳聊天。
陈宇凡走进一间办公室,屋内光线略显昏暗,墙壁上贴着一些宣传标语和通知,纸张已经有些泛黄。
屋内摆放着几张木质办公桌,桌上堆满了文件和资料。
王主任正坐在靠窗的一张办公桌前,专注地看着手中的文件。
王主任大约五十岁,身形微瘦,穿着一件洗得有些白的蓝布衫,下身搭配一条黑色的直筒裤,一双黑色布鞋干净整洁。
她头整齐地梳在脑后,别着一个黑色的夹,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关切与热情。
“王主任,您好!”陈宇凡礼貌地打招呼。
王主任抬起头,看到是陈宇凡,立刻站起身来,热情地迎了上去:“小陈啊,快请坐!”
说着,她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个搪瓷茶杯,用暖瓶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递到陈宇凡手中。
陈宇凡在整个南锣鼓巷,都算得上是名人,给王主任留下的印象也不错,她当然不会怠慢。
陈宇凡接过茶杯,客气地说道:“谢谢王主任!”
然后,他从公文包里拿出设计图,展开放在桌子上。
“王主任,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说一下我家房屋改造的事情。您看,这是我画的设计图。”
陈宇凡指着图纸,详细地向王主任介绍起来,从房屋的整体布局到每一个房间的功能划分,再到新建厕所的位置和设计,他都讲解得十分细致。
这个年头改造房屋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必须要在街道处报备,否则是私建违章建筑。
王主任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着图纸,不时地点头,还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两人讨论了许久,王主任对陈宇凡的设计方案表示了认可。
“小陈,你这个设计很不错啊!看得出来你花了不少心思。不过,联系施工队这事儿还得费点功夫。现在施工队都挺忙的,而且有些材料也不太好弄。但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想办法!”王主任拍了拍陈宇凡的肩膀,坚定地说道。
陈宇凡站起身来,再次向王主任表示感谢:“王主任,真是太麻烦您了!要是没有您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别这么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咱们街道上的居民有困难,我肯定得帮忙。你就回去等着消息吧,一有进展我就通知你。”王主任笑着说道。
不知道是不是给陈宇凡开后门的缘故,王主任的效率高的可怕。
当天下午他就派人通知陈宇凡施工队找到了。
施工队的成员们一共五个人,全部都来到了四合院,想要实地看一下陈宇凡家,下周一就能开始施工。
这几个施工队的同志,个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户外劳作的人。
徐队长走在最前面,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装,衣服上打着几个补丁,一条黑色的工作裤搭配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解放鞋,脖子上挂着一条白色的毛巾,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陈工,您好啊!我们可是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徐队长热情地和陈宇凡打招呼。
陈宇凡在南锣鼓巷这一片地方实在是太有名了。
徐队长虽然是做施工的,但多少也听说过这位传奇工程师的故事,毕竟关于陈宇凡的坊间传闻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