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十三见王姮还记得自己这位嫡出妹妹,便继续说道:“去年我就收到了消息,楼太宜人在阿宝及笄后,就为她选了门‘极好’的婚事。”
郑十三对楼太夫人这位长辈,果然没有什么尊敬与爱戴。
她这声“楼太宜人”,绝对是“嘲讽值”拉满。
楼太夫人最看重的就是身份、富贵,结果呢,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啊。
有权贵亲戚扶持,却还能几年都得不到升迁。
混来混去,勉强混到了五品。
五品官员的母、妻,诰命就是宜人。
楼太夫人因儿子得了诰封,那就是太宜人。
王姮敢打赌,楼太夫人一定很不喜欢“太宜人”这个称谓。
偏偏,她还就是个“太宜人”。
王姮还注意到郑十三加重了两个字的读音:“极好?”
“极好”的婚事?
也就是不太好?!
王姮微微蹙眉,郑迟不是楼太夫人最宝贝的嫡孙女儿嘛。
这位大概也是嫡庶神教的忠实信徒。
不是说古代不重嫡庶,而是嫡庶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并不是说庶出就真的全部卑贱。
正常情况下,一个大家族,会尊重原配、嫡出一脉,但也不会轻贱庶出,把庶子庶女当成奴婢。
比如楼太夫人的娘家楼氏,庶子照样会被精心教养,楼谨上战场的时候,他最信任、最倚重的还是诸多兄弟。
兄弟中,就不乏庶出。
而这些人,若是立了功,楼谨亦不会嫉妒、抢功,而是会给他们请赏,为他们谋求富贵。
楼家军的威名,不只是主帅打出来的,也是诸多楼氏子弟团结一心、奋勇杀敌而共同缔造的。
就是王姮,自己当了家主,她也用心的照顾、培养庶弟庶妹。
她不会单纯的以嫡庶做区别,而是看品性、看才能。
楼太夫人所主导下的郑家倒好,只看嫡庶。
为了所谓的“规矩”,打压庶子,不把庶女当人看。
待到家族彻底没落的时候,有开始利用女儿。
这个时候,却又不在乎什么嫡出庶出了。
王姮表示她很不能理解楼太夫人的想法呢。
“对!极好的婚事!”
郑十三禁不住的冷笑,“楼太宜人倒也厉害,竟攀附上了承恩公府。”
“她把阿宝许给了承恩公的庶孙——”庶子的庶子!
这对于一辈子都执着“嫡出尊贵”的楼太夫人来说,绝对是最大的讽刺。
对于郑迟,亦是最大的羞辱。
王姮:……
呃,她真的不好评价。
这门“极好”的婚事,它的“好”,不只是尊贵的嫡女嫁给了庶出的庶出,而是,承恩公府倾覆了啊。
承恩公府是太皇后李氏的娘家,是奉恩公府李家的死对头。
兵变过后,杨翀继位,奉恩公府成功站到了权利巅峰,他们李氏一门双公——
除了李皇后的父亲继续保有奉恩公的爵位,她的长兄,因为战功,被封为靖国公。
奉恩公府这个顶级外戚的含金量达到了阈值。
奉恩公府崛起,承恩公府则彻底败落。
若非太皇后李氏还在,承恩公府就不只是失势,很有可能会被夺爵、抄家!
楼太夫人在诸多权贵中,能够精准的选中承恩公府,绝对算是“有眼光”、“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