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里正家和珠儿小婶家想买,但无奈工匠有限,得排队,等排到他们购买,秋收早已过去了,就算到时候买回家也只能等来年再用了。
这么省时省力的好东西,他们两家当然也租用。
许知春早就同他们打过了招呼,梁里正家排第一、珠儿小婶家排第二,春分家排第三、杨明叔家排第四,至于别的人家,先到先得。
“呼啦”一下全村大部分的人家都排了队。只有少数人家水田不多,家里劳动力充足,来排队又来的晚了,觉得等排到自家人力收割也已经收割完了,这才作罢。
虽然排队的人家不少,但打谷机效率高,要不了几天就能全部搞定。哪怕是排在后边的人家也不太着急。
许知春家六亩水田,使用打谷机大半天功夫就收好了,她没有力气,雇了村里人将一担担沉甸甸的稻谷挑回家里。
其实这个时代的产量非常低,今年算是很不错的年份了,这挑回来尚未晒干的水谷一亩田也只收获了三百三四十斤,六亩勉强两千斤。
两千斤,搁现代高产杂交稻,也就是不到两亩的产量。
许知春仓库空间里肯定是能找到杂交水稻稻种的,但这个干系太大了,她可不敢轻易弄出来,等以后时机成熟、好好布置一番再说吧。
院子里铺上了两张大大的长方形的晾晒席,六亩稻田收获的稻谷倒在上边,铺了厚厚的一层。
这几天天气也很给力,响晴响晴的,晾晒的稻谷各两刻多钟翻一遍,一天下来水份就蒸腾了许多。
再晒上两天,用风车吹掉夹杂的细碎草屑和瘪谷,就能入仓了。
这个秋收显得异常的轻轻松松。
梁大伯、梁二伯两家拉不下脸求许知春,两家人还在犹豫要不要上门说租用打谷机和风车的事儿的时候,村里人早就争前恐后的排了长队。
两家人最后觉得,去,干嘛不去,干嘛要干苦力活儿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他们是至亲,别人家收获一亩要给三文钱,他们一文都不需要给。
许知春要是连这种钱都赚,她还要不要名声。
张氏、白氏甚至都想好了,到时候把打谷机弄到她们各自的娘家去,让娘家和娘家的叔伯亲戚家都用上。
这么一来娘家人可不得领她们的情?可不得夸赞她们。多长面子!
张氏和白氏上门一问,许知春没有道理租给村里别的人家而不租给他们。
嫡亲的叔伯家,几文钱的事儿也不好要。
只不过,她们想插队,那可没门。
“大伯母、二伯母排队吧,等大家伙儿都用过了,也就轮到你们了。”
“什么意思?”本就对她嫉妒无比的张氏立马就想找茬:“那别的人家跟我们能一样吗?我们也要排队?许氏,你有没有把我们当自家人。”
白氏也无奈笑笑:“是啊侄媳妇,这亲疏有别,你可别犯糊涂呀,就算我们先用,谁又能说什么呢?谁要是有意见,那就是有意离间骨肉,这样的人啊心肠可坏得很呢,你也别跟这样的人来往。”
“就是!秋收可不等人,哪有不顾自家反倒先顾着别人的?明日一早我们就来抬打谷机,你可给留着啊。”
许知春冷笑:“都是一个村的,我拿乡亲们都当亲人,乡亲们待我也一样,我没法拿大家伙儿当陌生人。你们不想排队怎么不早来?谁家秋收不要紧?也不是光你们要紧。再说了,在商言商,我收了人家的钱,这说定的日子不可能给人改了。”
“大伯母、二伯母要是不服气,别租就是了。”
“许氏!你当真这么想的?岂有此理!”
“没跟你们开玩笑,我办事也有我的原则,实在对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