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就这么想着,朱标脚步匆匆的跑进了大殿之中,看着朱元璋问道:“爹,五弟找到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
“让任先生带回小院去调养了。”
说罢,朱元璋有些迷惘的抬起头,看看面前的朱标跟朱棣两人。
兄弟二人,一个是朱元璋自幼细心培养的太子,一个是历史上的大明天子。
将来大明的命运,定然是掌握在他们两人的手中。
朱元璋脸上有些迷惘的看着两人问道:“你们说,咱,当真是错了吗?”
朱标跟朱棣两人这么大,是第一次见到朱元璋以这样的语气问自己。
直到这个时候,兄弟二人也才堪堪的回过神来意识到,大明的皇帝,不仅仅是那个匡扶中原的布衣天子,也是一个寻常的老人,一个父亲。
一直以来,朱元璋放在首位的是朱家,其次便是天下百姓。
但是今天任以虚的话,对于朱元璋打击太大了。
朱家的后世儿孙,因海禁而殉国。
后世的百姓,因海禁而民不聊生。
一生最在乎的两群人,最后却因自己的海禁政策,最后走到了这个地步。
朱元璋不得不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方才沉思之时,朱元璋一度已然有了退位之心。
朱标跟朱棣两人对视一眼,两人没有多说,而是像小时候一般,一左一右的坐到了朱元璋的身旁。
父子三人,就这么在奉天殿的下的台阶上坐着。
“爹,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情,您做的已然够多了。”
“抛去海禁不谈,您以布衣之身,起于青萍之末,驱逐鞑掳,已然算是千古一帝。”
朱标跟朱棣两人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今天的朱元璋,已然没有了往日的那般威严。
此时此刻,朱元璋是真正以平视的角度,在听取朱标跟朱棣两人的意见。
朱棣跟朱标两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就像是后世人父母,第一次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征求孩子的意见。
从那一刻开始,孩子就不再是父母羽翼之下庇护的那个孩子了。。。。。。。
这个家从这一刻,就开始逐渐的由上一刻的,那个孩子撑起来了。
同时也意味着,父母行将老去。
很多人都是从这一刻开始意识到,原来时间流逝的那么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印象里一直是三四十岁模样的父母,竟然已经不知道在何时,苍老成了这副模样。
最终,朱元璋问出了那个,自己无法取舍的问题。
“老大,老四,你们说,这个法,咱变,还是不变?”
变,大明百姓可以真正的做到远迈汉唐,人人衣食无忧。
但代价是,朱家的天子权柄,将会被尽数削去。
不变,大明的百姓,将继续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过几年,随着土豆的广泛种植,他们的生活或许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但是在三百年后,他们的子孙,仍旧会在饥饿中揭竿而起,将整个大明彻底埋葬!
听到朱元璋问题,朱标跟朱棣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变!”
而后,朱棣便向前一步,义正言辞的看着朱元璋说道:“爹,家国兴亡,此天下之大势也。”
“我朱家既为天下之主一日,那我朱家就当为天下万民计!”
“儿臣以为,百姓如愿留我朱家,那我朱家便留,不愿留我朱家,那我朱家便去。”
良久之后,朱棣才看着朱元璋,犹豫良久之后才苦笑道:“听说朱由校那孩子做的物件,拿到市面上去卖,都能卖出三万两银子的天价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嘉靖、天启那几个孩子,或许当真不适合当皇帝。”
当时朱棣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哭笑不得。
十几年后,崇祯想要平寇,大明的户部里只有一千多两银子。
朱由校随便做个小玩意拿出去,就能卖三万两。
造化弄人啊!
听着朱棣的话,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苦笑。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江山,到头来自己的儿孙,又不一定想要,自己竟然还在这里纠结,要不要把这份家业,留给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