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三川少时习字,是由凌照水亲自教习的,故而他对凌照水的字迹和遣词最是熟悉不过。
这也是荣安县主提出让三川看这封战报的原因。
他说完,又补充道:
“我姑姑写这战报时,心情应该挺轻松的,竟然还有心思在文墨上斟酌,用了这么多华丽的词汇。”
天子遇刺,情况如此紧急,这份关乎大雍朝局的战报,竟然交给凌照水来撰写。
无论她的身份是军医,还是盟友,显然都不是很合适。
大雍皇帝都已经遇刺不详了,凌照水竟然有心情在字里行间斟酌用字、排词遣句。
这也太违和了。
于常理不合,于战报的规格不符。
对乌浓人凌照水向来不看好的朝臣们,听了凌小公子的论述后,觉得这封战报委实不靠谱。
怎么英明如沈太后,偏就信了这战报中所述的内容了呢?
诚如荣安县主先前的预言,那是因为这消息,对于沈太后来说,实则并非噩耗,而是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沈太后收到这个消息,过于兴奋,才会忽略了战报中古怪的个中细节。
也正是因此,才给了李红荼,利用其野心,攻破其所谋的一个契机。
方才沈太后在前方泪雨连珠称道自己的托孤之重的时候,荣安县主已经迅速联合凌洒金布控在禁宫的人员,将沈太后的这些爪牙一一拔除。
赏花不如赏人。
这会,沈太后那些人马,已经被三五成一束,困成了麻花,扔在御花园的空旷处,供来往的内眷们参观、议论。
“你分明自己服了毒?”
沈太后觉得难以置信。
那是因为她忘了一件事,一个人。
“太后娘娘要拿我控制我的夫君,毒不至死,便给了荣安反将一军的机会。”
“太后娘娘对乌浓一脉的底细,应该比荣安知晓得多。她凌照水手写的战报能够来到太后娘娘的手上,那么其他东西也能一并到来。”
沈太后闻言恍然,怪不得荣安的毒解了,凌三川的毒也解了。
众人习惯了乌浓人祸乱朝纲,是用毒和用计的高手,便自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乌浓人若是走正途,可以是最好的名医,也可以是潜伏最深的内线。
沈太后亲眼看见过凌姑娘为先帝解毒,这会想起,不由感叹:
这世上有什么毒,是驾驭照水梅花香的人驾驭不了的。
她千不该万不该,便是对凌照水的儿子下毒。
这会功夫,周全净了脸,再现于人前时,人也有了底气。
文武朝臣指点着他:
“原来是周将军回来了。”
“周将军乃陛下随身护卫,他亲自回传的圣令,当不会有误。”
“我等有眼无珠,竟未能识得周将军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