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八零年代夫妻日常 > 第455章(第1页)

第455章(第1页)

等幼儿园的老师们让家长回去,关上电动伸缩门的时候,周长城万云两人挤在一起,和其他家长一样,踮起脚看着孩子背着书包小小的背影,迟迟不肯离去,桂老师催他们都不走。

那日他们夫妇都没去上班,而是在家煎心煎肺地过了半个上午,之前看老师给的课程表,中午有户外活动,两人说服自己,就去看孩子一眼,看看他有没有哭,才刚坐下,又穿好鞋子又跑到幼儿园的小操场,握着铁栏杆,远远瞅着一群小孩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做游戏,其中就有活泼的之慎。

本来他们还以为自己这样是特例,结果发现其他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都这样,栏杆边上挤满了家长,甚至还见到了庄锦龙夫妇,大家默契地点个头,都没有说话,只遥遥看着里头的孩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甚至有点想哭,那么小的孩子,昨天好像才抱在怀里,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呢?

幼儿园的保安们都习惯了,每年新学期都要上演这么一出,没办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最多就两三个,全是独苗苗宝贝蛋儿,哪对父母和祖父母能丝毫不在意的?只能在旁边提醒家长们要注意安全,也别喊孩子,不然孩子看到爸妈在这儿,恐怕要哭闹着回家的。

下午,周万夫妇跑去接之慎下学,混在一群家长中,眼睛不错地盯着老师把孩子牵出来。

之慎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去见各种叔叔阿姨,跟陌生人吃饭,好多礼貌都慢慢教出来了,还会回头跟老师说再见。

老师说周之慎同学今天只在午睡起床后小小哭了一回,其他时间都很乖很配合地上学,吃饭也不用老师喂,家长教得很好。

走回去的路上,爸爸拎着他的书包,问:“明天还要不要去上幼儿园?”

之慎被万云抱在怀里,一天不见,他想妈妈了,爸爸这样问他,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想跟妈妈去上班,但想想幼儿园好多好玩的游戏,小朋友也很多,他搂着妈妈的脖子,还是点点头:“去。”

“儿子真棒!”万云亲亲之慎的脸颊,“老师夸你是班上棒棒的同学呢。”

周之慎指了指额头,骄傲地说:“我有小红花!”

周长城笑着去摸了摸儿子的头:“好,明天也要拿到小红花!”

等回到家,才开门,周之慎鞋子都没脱,立马就冲到爷爷面前,仰着额头:“爷爷,老师说我是表现最棒的小朋友,给我奖励了小红花。您快看呀!”

桂春生放下手上的报纸,认真地竖着大拇指:“哇,之慎表现这么棒!”说完还起身去拿了相机,慈眉善目地把这第一朵红花拍下来。

周之慎被这么一夸,端正地站好拍照,看爷爷把相机收起来,立即又坐在桂春生旁边,叽叽喳喳说着今天在幼儿园玩的游戏,还有他特别喜欢那个笑起来有酒窝的小兔子老师,又摇着爷爷的手臂:“爷爷,有个外国人老师,教我们说goodmorning。我记得,您教过我的,是早上好。”

“爷爷,我今晚不回家,我要跟你睡!”

“爷爷,我们去买个小猫猫好不好?李民伟说他家里有小猫,小猫会跟他玩游戏。。。”

周之慎那把小嗓子,从回来就没停过,蹦出一个个没有听过的名字,想来都是他今天认识的小同学,小伙子记忆力倒是还挺好。

本来周长城万云两人想着等到年底,新家的甲醛味儿散了些,再搬进去的,但现在之慎每天都要上幼儿园,再从灵宝村开车过来,光是在入关的时候就堵车堵半天,实在不方便,所以九月份后,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桂老师这儿,那真是拖家带口过来住了。

吃饭时,桂老师说桂世基在国庆节前一日,会带着孩子们回来一趟,到时两家人定要坐下来吃饭,他现在心态平和,又有裘松龄这个伴侣,别无所求,想的念的全是天伦之乐。

周长城和万云立马表示他们会好好招待大哥一家人,让他们尽管过来。

桂世基回来时,只带了妻子欧阳淑仪,两个孩子则是留在香港,由他们的奶奶赵心乔看顾着,赵心乔始终有心结,暂时不愿意跨过那道关口,更担心之仪和之齐回去也是冒险,便迟迟不肯松口。

为人子,桂世基不敢忤逆他妈妈,看妈妈对自己带孩子回去的情绪颇为激动,就说好先跟淑薇过去,反正孩子还小,后面也很多机会再上深圳。现在他的经济不大稳定,必须得跟周长城见见面,谈一谈他那个做行李箱的计划,尽快启动这件事。

虽然周长城让桂老师别奔波,但到了儿子回来的那日,他还是一同去接人,桂春生快两年没见过之仪和之齐了,当爷爷的不可能不想着后辈的,但令他失望的是,这次两个孙子还是没有回来。

“我听说香港的学生们学业压力都很大,之仪和之齐又刚转学回来,肯定是去上补习班了。”周长城看桂老师脸上几乎就写着“不高兴”三个字了,趁着桂世基还未走过来,忙忙安抚他,“大哥大嫂先回来跟您住几天,家里又有之慎那个小喇叭,现在之嵘也开始学说话了,要是四个孩子在一起,肯定吵闹喧天,您这样喜欢安静的人,估计会不习惯。我们循环渐进,一点点来,后面还有好多假期,我们一家人肯定会全部团聚的。”

桂春生重重地叹了口气,知道周长城说的都是安慰的话,也只能忍着接受。

“大哥,大嫂。”周长城看桂世基旁边站了个带着点书生秀气的面善女子,笑着叫人,“一路辛苦了,先上车回家吧。”

“爸爸。”桂世基看爸爸脸色平平,有些愧疚后悔,早知道应该坚持把孩子带回来的,蹩脚地解释,“孩子们还要重新适应环境,我就让他们下次再过来了。”他也不能责任都推给妈妈。

“嗯。”桂春生可有可无地点点头。

欧阳淑薇随后也叫了声爸爸,又和周长城互相认识,这四人就开车回了家里。

万云等人都在家里等他们回来,她和欧阳淑薇勉强也算得上是妯娌,却因为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话题不多,好在大家都是当妈妈的人,就从孩子这个话题开口,互相说着孩子们生活上的趣事,整体氛围也算得上是其乐融融。

裘松龄回了广州,她虽不介意和阿桂的子女相见,但终归不是那么乐意相处的。

晚上,桂世基和欧阳淑仪住在桂春生家的客房,偶尔能听到隔壁周之慎赖着让爷爷讲故事的零星话语。

“老公,难怪爸爸疼之慎之嵘。”欧阳淑薇和这个家公相处不算特别融洽,但也没到互相不能忍受的地步,她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加上信教,心底是良善的人,“爸爸在香港住了几年,之仪和之齐哪里跟他这样亲密过?你听长城的那个保姆说,之慎都这么大了,还经常跟爷爷一起睡。”

这件事,桂世基已经伤感过一回了:“都是缘分,之慎是爸爸看着长大的,小孩一出生,他就抱在怀里哄,人家跟他亲近也不奇怪。”他都已经接受目前的这个情况了,没有跟妻子多说这事儿,而是想起今晚和周长城聊的生意。

桂世基现在的经济状况只能算是过得去,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让他最赚钱的橡胶生意难以为继,后续在股市中又损失巨大,现在就靠着爸爸给的商铺租金和原先的宝石生意维生。而之前离开香港,又再次回来,让他花了不少重复的冤枉钱,所幸离港时房子没卖,不然更是雪上加霜,他是养家的男人,总不能啃着父辈留下的东西,必须要想办法脱离这样的环境。

今晚他跟周长城说起自己的行李箱计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桂世基现钱不多,想让周长城在打版和量产的时候,在收款方面给他长一点的周期。

周长城没有犹豫,一口答应:“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力帮忙。我这里负责注塑成型那一块,至于切割、打孔和装配配件,这些都不是问题,可以找到合适的熟手工人过来,给你专门成立一个装配间。等你的设计确定好了,我让我们外贸部门的同事来配合你。付款方面你暂时别操心,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桂世基没想到周长城会这样好说话,他还以为周万夫妇现在生意越做越好,在钱财方面会更加精明。但心中也明白,其实他是沾了爸爸的面光。

看他们兄弟两个在饭桌上说得这么好,桂春生的脸色才渐渐缓了过来,没有再介意为什么不带两个孙子回来的事,下回就下回吧。

其实周长城和万云的想法还是很简单朴素,桂老师在周家庄下放时,因为受了周家长辈的一碗饭一碗菜的恩义,平反后,对没有依靠的周长城有过长久的资助,甚至后来接纳当时无处可去的他们,这些都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桂老师就是那个植树人,他为自己的儿子种下善因,周万二人除了日常对桂老师的关心和照顾,更多是将这份善意投射在他的后人身上。

隔日就是国庆节,举国同庆,整个深南大道的路灯挂满了飘扬的红旗,蓝天白云下,阳光灿烂,看着统一且壮观。

周长城万云请客到酒楼吃早茶,早早预留了个包间,众人九点就到了,他们决定边吃边看今年的阅兵直播。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五十周年,这五十年来,这个古老的国家走了弯路,但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这一年,举行了世纪大阅兵。

整齐威武的精兵阵容,海陆空三军如铁马雄鹰,庄严地从古老红色的城楼面前经过,有超过五十万军民参与了这次阅兵仪式。

酒楼一楼和二楼的大堂,四周有六台电视机,每一台电视机都在转播这次阅兵盛况,时不时就有人鼓掌叫好,甚至在升起国旗的时候,陌生的食客们还合唱了国歌,场面极为动人。

而包厢里的周万和桂老师等人都很激动,首长宣布“开始”的时候,都放下了筷子,认真看电视,除了欧阳淑薇没有在大陆生活过,她的感触没那么深,就是桂世基也是热泪盈眶,盯着屏幕目不转睛,升旗时站起来,悄悄抹掉眼角一滴泪。

之慎则是学着仪仗队的方步,摇着小红旗,在小包间的有限空间里踱来踱去,之嵘就跟在哥哥后头“邯郸学步”。

如此太平盛世,怎能不令人动容?

万云搂着两个跑累的孩子,给他们擦汗,看着眼前的家人,心想,惟愿年年如今日团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