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清穿之嫡长子承祐 > 二合一(第1页)

二合一(第1页)

弘晖想到的大招,其实就是扩大出海的受益群体,如今在大清远洋贸易公司入股的都是京中权贵,每次出海都能带回巨额的利润,却被完全垄断在京中百官手中,那些地方官员与豪强们心里未必没有想法,只是却没有办法,而弘晖则是打算给他们一个选择。

他打算扩大出海入股范围,让地方各省份成立商号,地方官员与豪强们则是以地方商号的身份来入股京城远洋贸易公司。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让商船去更远的地方,如今远洋贸易公司派出去的商船去的主要是从南洋到欧洲这一带,弘晖没有打算彻底放弃这些市场,而是想要增加人手,去开发美洲那边的市场,甚至还有东瀛这边。

美洲多金矿,日本多银矿,只要准备好货物,将商船派过去不愁赚不到银子。

如今的美洲已经被欧洲人开发了两百来年,那里已经有不少的白种人,但是那块大陆占地不小,范围广,肯定还有不少尚未完全开放出来的地方,弘晖此时派人过去占下,其中的价值绝对是不可估量。不过想到美洲土著所遭受的残忍屠杀,弘晖觉得有必要叮嘱出海人员勿造杀孽。

其实他对自己的民族还是挺有信心的,虽然如今是满人占天下,但是自入关以后就如同汉人一般读儒书学礼仪,心中都是讲究道义,如今派出商船求

财,却没有要谋害人性命的打算。

弘晖心里有蠢蠢欲动的想法,在后世美洲那一块基本上都是沿用欧洲那边的民族语言,像是北美那边多是英语,而南美则主要是以葡萄牙、西班牙语为主,他想着既然要派人手去美洲那边,不妨发展出一个据点,也将他们这汉语发展传播一下。

语言与生活习性很容易影响人们的心里倾向与选择,在后世英语作为最多的民族使用语言,仿佛他们天然便是站在同一个阵营,而他们汉语虽然说的人数也很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国人群体上,一旦走出国门就容易遭到排挤、抱团孤立,而如今他有了一个让汉语早点走出国门的机会。

不过这点暂且先不急,还是得将手头出海的事情给敲定再说。

若是在以往,康熙肯定是不会乐意让这么多的人参与到出海中来,而且还涉利这么广,极有可能就造成人心动荡的局面,但是弘晖提出的变革实在是太令他动心,原先朝中大臣们对税收的变革也不过是提出了一些模糊的概念与想法,弘晖递上去的折子却是详尽地描述了关于“摊丁入亩”的具体操作。

不仅仅是改“人丁税”为“田亩税”,弘晖在折子上还提到了要放松对户籍的控制,让农民和手工业者可以自由地流动起来。其实如今有很多农民根本没有田产,而户籍控制得紧,他们轻易不能离开家乡太远的地方

,没有办法出去另寻出路,只能为大户租佃田地来耕种得到微薄的收获,甚至还要面临着那些地主豪绅们的剥削。

但是弘晖提出了放松户籍,农民与匠人们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对那些地主大户们也同样是一种震慑,若是剥削过度,他们的佃农很可能会选择放弃租佃田地而去城中谋取其他的出路。

对于弘晖而言,这样城中有更多的劳动力,不管是对工坊的运作,还是对如今的市场经济都有刺激作用。不仅仅是弘晖的工坊,在江南那一带,丝织业发达,早在前朝就已经出现了雇佣现象,若是此次能将户籍管理放松,估计这种工坊将会在全国各大城镇兴起。

这种摊丁入亩改革,对于穷人来说是件好事,直接将他们身上沉重的枷锁解开,而对地主大户来说就不是那么友好,他们的田地越多,要交的田税也就越多了,但是这种制度一出,天下百姓获利,康熙也同样获利。

人丁税自汉朝时就已存在,经历了千年,历朝历代都曾试图改革过税法,但都不曾直接将丁银改成田税,如今却要在他们满人手上做成这件大事,康熙瞬间豪情万丈,雄心顿起,若是他们满人能将做出这么大功绩的事,必然会流芳百世,让后人称颂,就连那些一直质疑他们的汉人也都哑口无言。

弘晖递上去的折子获得了康熙的批准,康熙不仅准了这件事,还要求

弘晖亲自来办,务必要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让这天下的百姓都能受其恩惠。

这种事情对于康熙来说简直就是百里无一害,而对朝中百官来说却并不是如此了,这些人都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狐狸,弘晖的折子一出,他们就立刻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若是真按照这折子上来实施,只怕到时候不仅仅是地主豪绅们肉痛不已,甚至还铲除了不少官员们的摇钱树。

弘晖要求查清各省地方的田亩多少,按照田亩来征收田税,而田税与人丁税不一样,田亩的多少几乎是稳定不变的,只要多侦查几次就能摸得一清二楚,而人口却是可以上报“夭折”从而贪下部分税银,这样一来日后地方官想要贪墨就不容易了。

地方与京中一向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到年关的时候,地方官员进京述职的时候往往都会拜谒京官,送上冰炭银,所以弘晖这一招下来,其实是动了京中百官的利益“蛋糕”,但是朝中却无一人出言反对。

并非是他们真的信服弘晖而不敢反驳,而是为弘晖抛出的利润所获,虽然每岁年关时那些地方官给了他们不少的孝敬,但是这与出海的利益相比简直就是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后者完全无风险,他们都是正正经经拿到分红利润的。而如今弘晖又说将商船派去更远更富有的美洲,光是听弘晖描述的那些金矿,朝官们就心中一

片火热。

不是他们贪财爱利,实在是弘晖给出的太多了,每次拿着那些分红利润回府时,他们都心惊胆战,有着这些银子,对家族未来百年大计都不用愁,就算家中不成器的不孝子弟好几个,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将家业败光。

尝到过这样的好处后,他们哪里还舍得拒绝弘晖提出的让商船去美洲,更何况弘晖还提出搞商会,若是他们此时跳出来反对,不仅可能没有成功,反而有可能会得罪弘晖,到时候反而便宜了地方那些官员豪绅,让那些人凭借着商会占了这利益。

因朝中百官出声者寥寥几人,弘晖想要改革摊丁入亩之事极其顺利,政令下派到地方时,不少官员与地主豪绅傻了眼,可他们也不敢闹,一方面是京中那边没闹起来,另一方面就是被弘晖抛出的商会给诱惑住。

他们早就眼馋京中百官从出海上攫取的巨额利益,他们何尝不想分一杯羹,可惜那些京官们在此事上严防杜绝,让他们根本没有门路,只能想法子赶紧调回京中,说不准就能搭上门路了,哪里想到如今弘晖会主动对他们打开口子。

虽然田税一事让他们肉疼不已,但是若能参与到出海当中,那也是受益不浅,其中利润可是远超过那些田税,顿时原本不情愿的地主豪绅们也都纷纷闭嘴,一时间这改革之事竟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反对者寥寥无几。

那些百姓们可不

知道这其间的弯弯绕绕,他们生活在最底层,对于那些出海之事根本就不关注,反而是这改革田税之事让他们激动不已,一开始告示贴在官府衙门前面时他们还有些看不懂,拉了书生来解释一遍才明白过来,以后土地多的就要多交税,土地少的交税,而那些没有土地的就不用交税!

当场就不少百姓发出哗然之声,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尤其是那种家中有一大家子人口,偏偏只有几亩薄田度日的,更是当场喜极而泣,听了这消息后反复问了几遍立在一旁的士兵捕快们是否当真,得知书生并没有骗他们,立刻跌跌撞撞地往村子里跑,他们要赶紧回去将这种好事告诉大家。

不仅是农民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连那些书生们站在告示栏前面也是脸色复杂,自古变革之事就极其艰难,尤其是这种涉利颇广,更应该是阻挠者众多才是,没想到此事从头到尾竟如此轻松,等看到公文告示的时候,他们都有种恍如梦中的感觉。

但这并不是一场猛,弘晖得到了康熙的批准,就立刻风风火火地将这事提上日程,首先要搞的是成立商会,因为商会就像是一根胡萝卜一样吊在众人眼前,只要将这事落实好,不管是京官还是那些地方官都会老老实实。

成立商会并不难,关键在于各地方商会之间的利益划分,京官们对于要分地方官与豪绅们一杯羹之事

耿耿于怀,他们不敢在田税改革上作梗,却打算在这商会上插上一脚,不能就这么让那些地方豪绅地主们就那么轻易拿到这些红利。

况且如今朝廷有那么多的省份,各省之间却是富庶不尽相同,这分给他们的股份自然就更不能相同,京官们反对统一凭银子认股,若真如此来计算,以他们如今的身家便是将所有股份认购下来也未尝不可,既然那些地方官与豪绅要加入其中,那他们势必要压这些人一头,哪能与他们这些前人平起平坐。

对于认股这些细节,弘晖并没有过多插手,其实这就是各方势力之间的博弈,对于那些实力差些的地区,就算能跟着一起入股拿分红,也是要被压一头的。

康熙原本还有些担心,弘晖这些年弄出了不少发明创造,又是琉璃又是水泥的,后来还弄出的出海之事,每一样都是让人趋之若鹜的存在,他心里担心弘晖是否会凭借着手头的这些东西来拉拢朝臣,从而结党营私,为此故意多次试探,甚至还派出了不少耳目。

没想到老四父子二人明明手头有着这么多的好东西,却仍然在京中人缘极差,康熙对胤禛是有些了解,这个儿子生了那张嘴一开口就容易得罪人,况且老四脾气暴躁易怒,又是爱憎分明的性子,凡是不入他眼的人根本就不会得到他的好脸色,哪怕有着一身不错才能,这朝中愿意与他结交之

人也不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