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我靠种田游戏兑换植物[星际 > 第159章(第1页)

第159章(第1页)

好在通过查找资料,她们成功从古籍边角找到了办法——水培浸种,每日换水,一段时间即可发芽。

出于谨慎态度,工作人员只从得到的十三颗莲子取出三颗拿来尝试。

这是她们存在的意义,为很多有关古植物的疑难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事实上她们也确实做到了,不管是最开始的植物移栽和日常浇水养护,还是后来的播种方法、水培最佳营养液配比、仿生蜜蜂研发,她们切实地在向公民传播种植的技巧要点,每出现一种新植物,她们也都会第一时间进行种植试验,总结出对方的生活习性、种植养护要点,再推广到全联邦。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古植物研究所在紧急研究中,旅游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除了古植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不少官方人员也获得了此次秋日活动的名额。

穿梭在植物葳蕤的活动地图中,受过训练的官方人员比普通玩家更能察觉到这里的异常——这一切分明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被制作人伪装成了游戏地图。

不过这一点早在陆茗第一次进入[污泥沼泽]副本时就已经发现了。

一开始她们如临大敌,毕竟这种能力太过恐怖,后来提心吊胆地监察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制作人貌似、好像、可能、也许、真的只是想做做游戏,顺便赚赚钱……

再加上她本人以往的所作所为,低价出售植物救治基因污染患者,与营养液研究所共同开发营养液却不收分红,在游戏内外帮助联邦人了解古植物的种植扩繁。

一桩桩一件件,让一向谨慎的官方都对她放松了警惕——虽然只有几分,针对她的监察分析小组也在持续运转,但好消息是,官方不再一门心思地要扒出她的落脚点了。

可以争取的,就没必要步步紧逼,这是联邦的自信。

好吧,真实原因是她们怕把人逼走了。

目前来说,联邦所有的古植物都是来自于制作人的慷慨赠予,如果失去了制作人,等同于失去了更多珍贵的植物,官方并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尤其是在联邦九成以上的公民都对古植物有极高热情的当下。

总而言之,官方人员像很多玩家一样,对地图的奇特之处视而不见。

咳,毕竟,她的眼神也不好使呀。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里的风景可真美,比首都星某市郊刚落成的种植基地好看多了,不敢想象,如果她们居住的星球也像这里一样草木丰茂,那该有多幸福!

她难得放任自己做了一次白日梦,结论是,真香。

可惜,那不知道要多少年后了,可能那时她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需要人搀扶才能走出家门,看一看苍翠的林木。

有点可怜啊。

唉,还是想点别的吧。比如,种植基地的组培苗们。

不知道它们现在长大了吗?能卖了吗?她是说,她的钱包已经迫不及待了。

终于痊愈啦(修)

首都星古植物研究所繁育基地也被人称为种植基地,建立的主要目的便是种植植物,繁育种子,再用种子培育出更多的植物,繁育更多的种子,并将它们向全联邦推广。

因此刚竣工没多久,就有大批大批的植物入驻,并划分出多个区域。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仿生蜂巢,无数仿生蜜蜂在叶丛间“嗡嗡”振翅。

天气转凉,研究人员根据植物的习性调控出适宜的温湿度,以确保植物能茁壮成长。

一区是播种区,这里开辟了数千亩肥田,专门用来播种前段时间收获的草种及从他处收集到的多种作物种子,如小麦、油菜、香菜、菠菜等等。

二区是作物定植区,种子在播种区发芽生根,长出两三片真叶后,就会被转移至定植区,进行下一阶段的养护。

张小宁提供的西红柿植株、济青提供的花生苗,以及更多热心公民赠送的多种植物,都被安置在二区。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月前种下的西红柿小苗已经结出了红彤彤的果实,又大又红,看起来分外诱人。

可惜不能吃,研究人员只能一边流口水,一边将完全成熟的西红柿残忍解剖,剥离出富有活力的种子,再次播种。

三区是水田区。

水田里,数位研究人员穿着连体防水服,手里拿着绿油油的秧苗生疏地插着秧。

因为是第一次种,研究人员心里也没底,为了不浪费宝贵的种子,插秧这件事没用种植机器人,而是选择自己上手。

顶着不算炽热的太阳,常年坐办公室的研究人员依旧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还好她们人多(其实是抓了壮丁),秧苗数量又少,所以本次插秧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虽然秧苗插的歪歪斜斜,好在成活率很高,几天的缓苗期过后,水稻便开始疯长,一天一个样,乐得研究人员合不拢嘴。

全都是香喷喷的大米饭啊!

四区则是小苗培育区,各种组培苗及水培、扦插苗都汇聚在这里。

无性繁殖出的小苗根系少,生命力也不如播种苗旺盛,需要精心照顾,此时在充足的水肥光照下,它们也卯足了劲努力成长着。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组培苗都会送到这里,生命的延续依赖基因的多样性,组培产生的后代基因与母体一模一样,不具备太大的价值,因此只有少数组培苗被送来四区,更多的则是作为“基因污染特效药”免费发放给患者。

五区就是林木区,目前只有两种树木——栾树和可可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