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里,陈琢发了一句话,“有人干饭认真,有人梦想成真”,下面配了一张照片,前景摆着两个餐盘,后面是铁塔,杨枝还给这条朋友圈点了赞,评论“unes欢迎您”。
“……”
杨枝只好应下来:【那明天中午十二点半,你带着护照在这个地址等我,我带你进去】
慕留:【好,你是不是要睡了?】
杨枝:【对】
慕留:【晚安,明天见】
手机震个没完,程唯紧跟着也发来了微信:【晚安,宝宝】
杨枝内心烦乱,把手机一扣,台灯一关,哪条消息也没回。
转天中午,慕留恢复了往日的精神,早早站在教科文门口等杨枝,他在门外等了十分钟,有工作人员陆陆续续从里面出来,似乎是要去吃饭,慕留看见了三四个中国女孩,都不是杨枝。
十二点半一到,一个高个女孩准时走了过来,穿着白衬衣,外面套着一件墨蓝色的毛背心,脖子上挂着工卡。
杨枝跟接待人员讲了几句,慕留在门口押了护照,换了一个访客许可证,顺利地进了大楼。
杨枝看了看他的背包,“这是你所有的行李吗?”
“不是,我带了行李箱,找了个地方寄存了。”
“那你是从哪过来的?”
“我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近。”
慕留也在看杨枝,“工牌不错。”
杨枝把法语卡片拿起来,给他一行一行翻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生,杨枝。”
慕留眉开眼笑。
今天在食堂用餐的人比平常多很多,两个人排了会队才买到饭,杨枝解释道:“今天有个会,所以人多一点。”
“什么会?”
“应该是儿童教育方面的。”
杨枝的工作和大会关系不大,平时不怎么去会议厅,她问了一个专门负责大会的中国同事才知道,今天一号会议厅有个会,意味着她和慕留可以进去旁听。
吃完午饭,下午的会还没开始,杨枝先领慕留在前后两个花园里逛了逛,慕留看不懂这些花圃里的小牌子,但是意外地在牌子上发现了家乡的地名拼音。
“这些是什么?”慕留问道。
“都是菜,这个是洋葱,这个是花椒。”
“这是个菜园子?”
“对,提倡环保。”
两个人在楼里楼外转悠了半天,主会议厅里终于有了响声。
十分钟后,杨枝带着慕留偷偷溜进了会场。
会议空间开阔高挑,正前方的墙上打着一排通顶的深蓝色灯光,左右两边各亮着一个教科文的标志,中间的大屏幕里有个人在讲话,是某个南美国家的政府官员,他们一句也听不懂。
杨枝悄悄拉开了一把椅子,在最后一排落座了,慕留坐在了旁边,在杨枝的示意下,他把桌子上的耳机戴在了头上。
杨枝小声问道:“中文?”
慕留说“好”。
杨枝的上半身微微前倾,轻车熟路地在桌子上按按钮,给慕留调成了中文翻译,又给自己戴上耳机,也调成了中文。
一道温柔而流畅的女声清晰地传进了耳道:“我非常荣幸,也非常开心,能够以远程的方式参与此次会议,与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与感悟,也非常感谢教科文组织在这两年里给予我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