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读小说网>成语小故事简短 > 第55章 围魏救赵(第1页)

第55章 围魏救赵(第1页)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源自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具体讲述了齐国如何通过围攻魏国来解救被魏国围攻的赵国的故事。

故事生在战国时期,当时七雄并立,魏国在魏惠王的领导下逐渐强大,成为当时的霸主之一。赵国与魏国相邻,两国之间因领土争端和利益冲突而频繁交战。

公元前年(也有说法为公元前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大军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在竭力固守的同时,派使者火前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已经结盟,共同对抗魏国的威胁。

齐威王在接到赵国紧急送来的求救信件后,深感事态严重,当即作出了派兵前往救援的坚定决定。为了确保此次救援行动的成功,他精心挑选了两位杰出的将领:田忌被任命为大将,以其卓越的武艺和指挥才能担纲重任;而孙膑,则以其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智谋,被委以军师之职。两人共同率领一支规模庞大的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救援的征途。

田忌在初步规划战术时,原本打算直接率领大军前往邯郸,与围攻赵都的魏军展开正面交锋,以力战解围。然而,军师孙膑却在此时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战略意见,他认为这种直接救援的方式虽然能够暂时缓解赵国的燃眉之急,但却难以对魏军造成根本性的打击,甚至可能使齐军陷入被动。

孙膑深思熟虑后,向田忌建议采取一种更为巧妙的策略——“围魏救赵”。他解释说,当前魏国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邯郸一线,国内必然相对空虚。如果齐军能够出其不意地围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那么魏军为了保卫都城,必然会被迫从邯郸撤军回援。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然就能得到解除。而且,在魏军回援的途中,齐军还可以提前设下埋伏,给予其沉重的打击,从而进一步削弱魏国的实力。

孙膑的这一战略意见,充分展现了他的智谋和远见,也为后续的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田忌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采纳了军师孙膑提出的精妙建议,随即率领整备齐全的齐军,如同疾风骤雨般迅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挺进。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让魏军措手不及。

当魏军主帅庞涓得知大梁被齐军围攻的消息时,他果然如孙膑所料,惊慌失措,深感事态严重。为了保卫都城,庞涓不得不立即下令撤军,放弃对邯郸的围攻,转而回援大梁。

庞涓率领着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魏军,被迫进行急行军,以期尽快赶回大梁。然而,在返回大梁的途中,当魏军行至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附近)时,却遭到了早已在此设伏的齐军的猛烈攻击。

齐军以逸待劳,士气高昂,而魏军则因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齐军充分挥了他们的优势,大败魏军,杀得魏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庞涓本人也在战斗中险些被俘,最终只得以身犯险,侥幸逃脱。

这一战,齐军不仅成功地解救了赵国的危局,还给予了魏国沉重的打击,展现了田忌和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桂陵之战后,魏军大败而归,邯郸之围得以解除。赵国因此得以保全,而齐国则通过此次战役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的战略智慧。“围魏救赵”这一战略妙计也因此流传千古,成为后世兵家竞相学习的典范。

“围魏救赵”这一成语寓意深刻,它告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运用间接手段达到目的。有时候直接面对问题可能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而采用迂回包抄的策略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它也体现了在战争中避实击虚、以弱胜强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围魏救赵”的策略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竞争、外交谈判等领域。

喜欢成语小故事畅想请大家收藏:dududu成语小故事畅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